擢第孙弘较尚迟

出自:清代·陈恭尹《寄怀梁药亭三首 其一》

拼音:[zhuó][dì][sūn,xùn][hóng][jiào][shàng][chí]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榜下无人不曰宜,丹山凤老始飞时。
知名贾傅曾非少,擢第孙弘较尚迟
遂有丝纶贻父母,且无霜雪到须眉。
花砖日暖趋朝暇,写寄南中别后诗。

查看原文

注释

【擢第】登第;及第:冬曦进士擢第|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
【孙弘】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擢】

擢【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濁。《說文》引也。《揚子·方言》拔也。自關而西,或曰拔,或曰擢。《廣韻》抽也,出也。《戰國策》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前漢·公孫弘傳》天子擢對爲第一。

《增韻》聳也。《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

《玉篇》去也,徹也。《禮·少儀》侍投則擁矢,不角不擢馬。《疏》投壺,立籌爲馬,至三馬而成勝。若者雖得二馬,亦不敢徹尊者馬,足成已勝也。《莊子·騈拇篇》擢德塞性以收名聲。《註》拔去自然之德。

【第】

第【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

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

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

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

《集韻》一曰順也。

《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

【孙】

孫【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思䰟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

《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

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烏孫,西戎國名。

姓。

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

【弘】

弘【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胡肱切,或平聲。《說文》弓聲也。

《爾雅·釋詁》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易·坤彖》含弘光大。

《正韻》大之也。《論語》人能弘道。

叶胡公切,音洪。《陸機·贈弟雲詩》懷襲瑰瑋,璠植淸風。非德莫動,非道莫弘。

叶胡光切,音皇。《陸雲·陸常侍誄》於穆皇源,時惟誕弘。權輿有嬀,爰帝曁王。

【较】

較【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集韻》或作䡈。今通用較。

【尚】

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本作儻。俗作倘。

【迟】

遲【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

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

《韻會》棲遲,息也。《詩·風》可以棲遲。

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

尉遲,複姓。

《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

遲明卽黎明。《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註》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註》遲,猶値。値,猶乃也。《韻會》遅遟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