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崖饶异产

出自:清代·陈恭尹《登罗浮》

拼音:[yīn][yá][ráo][yì][chǎn]

平仄:平平平仄仄

八桂秘南经,双山雄粤望。
伟哉昔所闻,于今觏其状。
弥天列青霭,绝地联层嶂。
掩苒草木平,陂陀溪谷壮。
谁言盛积阻,极目何超旷。
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飞楼候朝暾,倒影排溟涨。
相传蓬岛来,夐矣陶唐尚。
事往诚莫稽,迹湮理无妄。
捣禽应臼杵,喑虎怀仁让。
虫书篆符竹,蝶化遗衣桁。
繄维羽人宅,信此馀风畅。
阴崖饶异产,神药滋盖藏。
名遗炎帝书,类绝嵇含访。
伊昔休明会,位与王侯抗。
时勤玉玺封,未昧高山向。
望秩礼久虚,旱魃人犹仰。
我来仲夏月,溽暑阳方亢。
卧闻夜来雨,飞出龙池上。
何因霈九州,苍生企灵贶。

查看原文

注释

【阴崖】背阳的山崖。
【异产】1.谓非本国所产。 2.指异母所生。 3.不共有财产,指分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阴】

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隂同。見《字彙補》,以定晏陰之所成。

《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正字通》陰八字。

《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

《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陰)

【崖】

崖【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饶】

饒【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如招切,音蕘。《玉篇》多也,飽也,豐也,厚也,餘也。

益也,賸也。《禮·曲禮》大饗不問卜,不饒富。《註》富之言備也。備而已,勿多於禮也。《前漢·平傳》平娶張氏,資用益饒。

對漢王曰:大王能饒人以爵邑。

俗謂寬恕曰饒。《杜甫·立秋後詩》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國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縣饒侯國。

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西河郡。莽曰饒衍。《後漢·郡國志》安平國饒陽,故名饒。

州名。本楚番邑,吳置鄱陽郡,隋攺饒州,以物產富饒也。

姓。《風俗通》漢有饒武,爲漁陽太守。

《廣韻》《集韻》《韻會》人要切《正韻》實照切,音邵。義同。

【异】

异【寅集下】【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集韻》發歎也。

《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

《廣韻》退也。

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違也。

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異)

【产】

產【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切,音剗。《說文》生也。《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註》聖之言生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孟子》良,楚產也。《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註》屈地生良馬。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民業曰產。《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水名。與滻同。《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與嵼同。《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姓。《何氏姓苑》彭城人也。《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生育也。

《韻補》叶舉切,數上聲。《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所蹇切,先上聲。《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或作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