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班骓亦停鞚

出自:清代·陈恭尹《石湖观梅花分得动字柬罗仲恭罗显哉兼怀湖主人罗澹峰》

拼音:[shàng,shǎng][kè][bān][zhuī][yì][tíng][kòng]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溪西千树当时种,数尺枝条柔可弄。
不踏湖堤向一年,已觉繁花密无缝。
经过昨日此匆匆,两夕怀思不堪诵。
栽花主人隔千里,花下扁舟与谁共。
虬髯逸兴迥不群,公子翩翩复殊众。
折简相招到石床,新醅不惜开银瓮。
远方英俊兼秦越,满座雄谈杂嘲讽。
是时霜后积水清,湖西滉漾波光动。
四山开朗有佳色,孤屿萧疏欲含冻。
共誇密雪赋梁园,复讶行云入荆梦。
幽光漠漠去岸高,素色鳞鳞压枝重。
拂衣屡爱轻瓣飞,行杯更遣浓香送。
逆风十里气尚满,沿流百步溪犹壅。
高天可厌白日坠,厨人未报清尊空。
老夫短棹欲早归,上客班骓亦停鞚
开笺意思已潦倒,下笔词章乃狂纵。
寄谢梅花勿笑人,繇来韵险难为用。

查看原文

注释

【上客】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班】

班【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頒。《書·堯典》班瑞于羣后。

《爾雅·釋言》班,賦也。《註》謂布與。《書·洪範》武王旣勝殷,邦諸侯班宗彝。《傳》賦宗廟彝器酒罇賜諸侯。《左傳·襄二十六年》班荆相與食。《註》班,布也。《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諸侯。

《博雅》班,秩序也。《左傳·文六年》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註》班,位也。

《集韻》次也。《左傳·桓六年》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爲其班。《註》班,次也。

《集韻》別也。《左傳·襄十八年》有班馬之聲。《註》班,別也。夜遁馬不相見,故作離別聲也。

徧也。《晉語》車班外內,順以訓之。《註》班,徧也。

《揚子·方言》班,徹列也。北燕曰班,東齊曰徹。《易·屯卦》乗馬班如。《疏》六四應初,故乗馬也。慮二妨已路,故初時班如旋也。《書·大禹謨》班師振旅。

雜色也。《禮·王制》班白者不提挈。《註》雜色曰班。

班班,車聲。《後漢·五行志》車班班入河閒。

姓。《風俗通》楚令尹鬪班之後。

縣名。《前漢·地理志》班氏。《註》屬代郡。

班茅,蟲名。《古今注》藥種有五物,五曰班茅,戎鹽解之。

《集韻》或作辨。《前漢·王莽傳》辨社諸侯。

《韻會》通作般。《左傳·成十三年》鄭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宮。《釋文》班,本亦作般。《前漢·郊祀歌》先以雨,般裔裔。《註》先以雨,言神欲行,令雨先驅也。般,讀與班同,布也。裔裔,飛流之貌。

《韻補》叶。《正韻》亦作頒朌。

【骓】

騅【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朱惟切,音錐。《爾雅·釋畜》蒼白雜毛騅。《詩·魯領》有騅有駓。

姓。《左傳》晉大夫騅㪜。

人名。《左傳》荀騅。《註》騅音隹,晉大夫。

黃騅,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黃鯉爲黃騅。㪜字原从攵作。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停】

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鞚】

鞚【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苦貢切,音控。《玉篇》馬勒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