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奏八璈

出自:清代·陈恭尹《蒿花》

拼音:[qiāng][qiāng][zòu][bā][áo]

平仄:平平仄平平

忧世庄生目,于蔬亦有蒿。
入厨充野蔌,登俎让溪毛。
软滑人争尚,芳辛众每饕。
莼丝堪并驾,蒌笋或同曹。
养胃功殊大,驱痰效可掺。
理畦犹画井,疏洫渐成濠。
隔岁勤锄锸,先时举桔槔。
散根临雪候,聚族冒寒皋。
葱茜超群卉,肥硗擅土膏。
卷芽朝挺箭,丛翠暮生涛。
市价初终别,村佣往返挑。
贵时争尺寸,贱日委沟壕。
晚节诚无味,其花也自豪。
千茎击蕾密,单瓣着心牢。
众幅为轮小,中权筑垒高。
嫩茸深结蕊,青萼细含毫。
摇落能经久,离披尚桀骜。
只应从物化,终不被风挠。
追往颐犹朵,于今首重搔。
坐观形色巧,真觉化工劳。
莺谷翎谁剪,蚕筐茧待缫。
深浓如匠染,浅淡受霜鏖。
倚凤簪云鬓,攀龙上御袍。
无香辞蛱蝶,有苦远蛴螬。
竟亩黄相镞,经春子可櫜。
作金曾布佛,似菊欲依陶。
不遇高人赏,将同荼蓼蓐。
折归亲几砚,把玩对醇醪。
萎绝知何许,怡情信所遭。
千言劳共赋,一字更承褒。
薇蕨还登雅,萧兰并入骚。
曾开蒋生径,况恸孝元号。
题咏终无及,纤微乃自叨。
词锋侔剑戟,文战列旌旄。
嗜险穷幽眇,抽薪极汰淘。
宁甘名嚼蜡,不肯事餔糟。
戛戛敲群玉,锵锵奏八璈
只缘花不俗,遂觉懒难逃。
周道伤离黍,中园感有桃。
诗人工比物,聊以代心忉。

查看原文

注释

【锵锵】1.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 2.象声词。特指诗文音节清越响亮。 3.象声词。乐声。 4.象声词。鸟虫鸣声。 5.美好貌。 6.盛多貌。 7.高貌。 8.步伐整齐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锵】

鏘【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瑲。《玉篇》鏘鏘,聲也。《廣韻》鏗鏘。《集韻》玉聲也。一曰樂聲。《詩·大雅》八鸞鏘鏘。《箋》鏘鏘,鳴聲。《左傳·莊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鏘鏘。《禮·玉藻》然後玉鏘鳴也。《註》鏘,聲也。

《後漢·張衡傳》踰高閣之鏘鏘。《註》鏘鏘,高貌。

與蹌通。《禮·曲禮》士蹌蹌。《註》蹌,本又作鶬。或作鏘。《疏》容貌舒揚也。

《集韻》初耕切,音琤。義同。

【奏】

奏【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切,諏去聲。進也,薦也。《書·舜典》敷奏以言。《詩·小雅》以奏膚公。

樂一更端曰奏,故九成謂之九奏。《周禮·春官》九奏乃終,謂之九成。《詩·小雅》樂具入奏。《禮·樂記》節奏合以成文。《註》節謂曲節,奏謂動作。《漢書》作族。《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類。《晉法》召王公以一尺奏,王公以下用一尺版。

人臣言事章疏曰奏。《前漢·汲黯傳》上嘗坐武帳,黯前奏事。

與腠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載體進奏。《註》奏,謂牲體皮膚之理也。

與輳湊通。《前漢·成帝紀》帝帥羣臣,橫大河,奏汾隂。

叶則古切,音珇。《詩·大雅》予曰有奔奏。叶下侮。本作从屮。屮,上進之義。今通作奏。

【八】

八【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

《韻補》叶筆別切,音䇷。《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

《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㧙。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

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

【璈】

璈【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樂器。《漢武帝·內傳》王母命侍女彈八琅之璈,吹雲和之曲。《吳均詩》鳳舞龍璈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