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琦玕

出自:明代·杨慎《竞渡浪系三言》

拼音:[xiào][qí][gān]

平仄:仄平平

天中届,午节戾。
雨不雨,霁不霁。
扇凉飔,消暑气。
江之永,水无际。
桥横霓,树如荠。
玉洼菖,锦林荔。
竞龙舟,荡犀枻。
殷雷鼓,浮云吹。
汨齐出,瀺灂揭。
霭乃倡,于蔿继。
幖争夺,纛相掣。
楚曼姬,巴妠妓。
影照钗,沫溅袂。
山凝紫,日映未。
鳞霞穿,蟾钩缀。
乐无荒,倦而憩。
榜?艛,汎容裔。
矍铄翁,尚儿戏。
效琦玕,?浪系。

查看原文

字义

【效】

效【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音校。《說文》象也。《玉篇》法效也。《廣韻》學也。《增韻》放也。《易·繫辭》效法之謂坤。《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效尤。

《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註》效,猶呈也。

《左傳·文八年》效節於府人而出。《註》效,猶致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後效官。《註》效,授也。

《廣韻》效驗也。《前漢·藝文志》儒者,己試之效。

《廣韻》效力也。《前漢·韓信傳》願效愚忠。

《類篇》一曰功也。《前漢·尹賞傳》追思其功效。

《增韻》勉也。《韻會》一曰具也。《九經字樣》作効者訛。《韻會》效,亦作傚。禮韻續降效力之效與倣傚之傚不同,許雙押。

《集韻》吉了切,音皎。《揚子·方言》效烓,明也。

下巧切,音佼。事露也。《說文》从攴作效。效字原从攴作。

【琦】

琦【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蒼云:琦瑋也。《宋玉·對楚王問》夫聖人瑰意琦行。

《廣韻》玉名。《前漢·西域傳》綺繡雜繒琦珍,凡數千萬。《後漢·仲長統傳》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抱朴子博喩卷》溝澮之中,無霄朗之琦。

《韻會》玩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好治怪說,玩琦辨,甚察而不惠。

《韻會》大貌。

【玕】

玕【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干。《說文》琅玕也。《廣韻》美石,次玉。《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璆琳琅玕焉。《註》琅玕,狀如珠也。

樹名。《韻會》崑崙山有琅玕樹。《本草綱目》流離之類有五色,火劑瑞也。以靑者入藥。

《韻補》叶經天切,音堅。《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環叶音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