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屿月笼钓碣

出自:明代·杨慎《冷节》

拼音:[huā][yǔ][yuè][lóng,lǒng][diào][jié,yà]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花屿月笼钓碣,柳店风摇酒旗。
四十五春寒节,一百六禁烟时。

查看原文

注释

【月笼】月光照耀。亦指月光。
【钓碣】水中便于垂钓之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屿】

嶼【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笼】

籠【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櫳。《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

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

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註》《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草名。《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音攏。箱籠。

竹器。《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

與瀧同。《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註》與涷瀧同,沾濕貌。

【钓】

釣【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嘯切,音弔。《說文》鉤魚也。《詩·召南》其釣維何。《傳》釣者,以此有求于彼。《淮南子·說山訓》詹公釣千歲之鯉。《呂氏春秋》太公釣于滋泉,以遇文王。《宋玉·釣賦》昔堯舜禹湯之釣也。以聖賢爲竿,道德爲綸,仁義爲鉤,祿利爲餌,四海爲池,萬民爲魚。

取也。《淮南子·主術訓》虞君好寶,而晉獻以璧馬釣之。

姓。《正字通》宋紹興進士釣宏。

【碣】

碣【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渠列切《集韻》《正韻》巨列切《韻會》其謁切,音傑。《說文》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史記·漢武紀》東巡至碣石。《文穎曰》在遼西,今屬臨楡,此石著海旁。

《揚雄·羽獵賦》碣以崇山。《註》碣,山特立貌。

碣字,或作嵑。

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賦》往來勃碣。

《集韻》丘葛切,音渴。石貌。

乙轄切,音軋。碣磍,勁怒貌。

叶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載兮振萬世。《梁竦·悼騷賦》歷蒼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臨衆瀆之神林兮,東勑職於蓬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