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肺肝清彻

出自:明代·杨慎《好事近 煮茶进,和蔡松年韵》

拼音:[bǎ,bà][fèi][gān][qīng][chè]

平仄:仄仄平平仄

彩线利如刀,解破团圆明月。
兰薪桂火筠炉,听松风翻雪。
唤取眠云跂石人,赛十洲三绝。
焚香朗诵黄庭,把肺肝清彻

查看原文

注释

【肺肝】1.比喻内心。 2.比喻心腹。
【清彻】1.清静明朗。 2.清而透明。 3.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把】

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

《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

《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

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

姓。《廣韻》本東樓公之後,避難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正韻》必駕切,音霸。與弝通。《禮·曲禮》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釋文》把音霸。手執處也。《正字通》把與杷別。韻會小補通作杷。引漢書譌本,合把杷爲一,非。

【肺】

肺【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方廢切《集韻》《韻會》芳廢切,音㤄。《說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葉兩耳,凡八葉,附脊第三椎,配胷中與大腸表裏,爲陽中大隂,通於秋氣。《素問》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禮·曲禮》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註》禮,食殺牲則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謂不殺牲爲盛饌也。

《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記·樂書》商動肺而和正義。《淮南子·精神訓》肺爲氣。《釋名》肺,㪍也。言其氣㪍鬱也。《博雅》肺,費也。

肺石。《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達窮民。《註》肺石,赤石也。《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

《正韻》削木札。《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諸侯子弟若肺腑。《註》喻人主疎末之親,如木札出於木,樹皮附於樹也。《前漢·楚元王傳》臣幸得託肺附。《註》一說肺謂斫木之肺札也。《揚子·太經》肺附乾餱。《註》削曰肺,杮曰附。《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與肺別,此義之不可通者也。韻會、讀書通不詳考,肺譌爲胏,胏譌爲杮,皆謂肺、胏、杮音義互通,誤也。

《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正韻》滂佩切,音霈。《廣韻》茂貌。《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肺肺。《傳》盛貌。《釋文》普貝反,又蒲貝反。

《集韻》或作胇。《詩·大雅》自有肺腸。《釋文》肺,本又作胇。

【肝】

肝【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肝楡,海外國名。《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彻】

徹【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直列切,音轍。《說文》通也。《論語》盍徹乎。《註》周法,什一而稅,謂之徹。徹,通也,爲天下之通法。

《廣韻》徹,達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註》發達七札也。

《集韻》徹,道也。

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

治也。《詩·大雅》徹田爲糧。《傳》徹,治也。

去也。《儀禮·士冠禮》徹筮席。《左傳·宣十二年》軍衞不徹警也。《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于造。《疏》天子食終徹器之時,作樂以徹之。

毀也。《詩·小雅》徹我牆屋。《箋》徹毀我牆屋也。

《揚子·方言》徹,列也。《蔡邕·獨斷》羣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避武帝諱,改曰通侯,或曰列侯也。

《唐韻》丑列切《集韻》《正韻》敕列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