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山泽穷

出自:明代·徐渭《旱祷十七韵次陈长公》

拼音:[xī][yì][shān][zé,shì][qió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旱魃虐以猖,商羊乃深避。
云汉夜昭回,遵彼槁条肄。
绝意豕涉波,必死蚌持翠。
蜥蜴山泽穷,猳豨屠贾致。
黄缁递呗诅,玄冥等聋瞆。
如闻柴望禋,感通有精义。
洪畴儆恒阳,繁露肃常馈。
商林沃乃深,秦天岂终醉。
坛今邻阊阖,阍亦撤幽閟。
雷吏绿章封,宁有不达字。
油然未崇朝,沛尔倏濡澻。
虎猫效蜡劳,丰隆詟群祟。
连臂解桔槔,极目醒枯悴。
歌帝悦穰穰,报典虔惴惴。
窭人无农忧,连夕美凉寐。
农穫譬中行,美寐狷其次。
籴贱胜作农,先生有酒食。

查看原文

注释

【蜥蜴】1.亦作"蜥易"。 2.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3.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山泽】1.山林与川泽。 2.泛指山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蜥】

蜥【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南陽呼蝘蜓,其在澤中謂之蜥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前漢·東方朔傳》武帝置守宮盂下,令朔射之。朔曰: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卽蜥蜴。互詳蝘字註。《集韻》亦作蝷、蜤。

【蜴】

蜴【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正韻》夷益切,音奕。《韻會》蜥蜴。《詩·小雅》哀今之人,胡爲虺蜴。互詳蜥、螈二字註。

《集韻》先的切,音錫。楚謂欺慢爲脈蜴。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泽】

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㚖《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

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

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

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

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

褻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

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

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

《集韻》《正韻》施隻切,音適。與釋同。《詩·周頌》其耕澤澤。《疏》釋釋然土皆解散也。

《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鐸。格澤,星名,音鶴鐸。《史記·天官書》格澤,星如炎火之狀。

《集韻》夷益切,音繹。與醳同。《禮·郊特牲》舊澤之酒。《註》澤,讀爲醳。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