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虹随日萦城隍

出自:明代·徐渭《三茅观观潮》

拼音:[lěng][hóng][suí][rì][yíng][chéng][huá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枝,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慨量春雪。
黑鳌戴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乾。
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日萦城隍
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
鹿园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祇树。
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查看原文

注释

【城隍】1.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城隍庙。 2.城墙和护城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冷】

冷【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

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㓑冷,寒也。

《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虹】

虹【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螮蝀也。《禮·月令》季春,虹始見。孟冬,虹藏不見。《淮南子·說山訓》天二氣則成虹。《後漢·郞覬傳》凡日旁氣色白而純者,名爲虹。

《字彙補》宛虹,龍也。

草名。《拾遺記》背明國有虹草,花似朝虹之色。

劒名。《魏文帝序》造百辟寶劒三,其一曰流彩虹。

《集韻》《正韻》胡江切,音降。與訌同。潰亂。一曰爭訟相陷入之言也。《爾雅·釋言》虹,潰也。《詩·大雅》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廣韻》古巷切,音絳。《元稹·送客遊嶺南詩》山頭虹似巾。

縣名,在泗州。《後漢·郡國志》沛國虹。

《集韻》古送切,音貢。義同。

胡貢切,音鬨。虹洞,相連也。《枚乗·七發》虹洞兮蒼天。《馬融·廣成頌》天地虹洞。

《韻補》戸孔切,音汞。《郭璞·鯨魚贊》壯士挺劒,氣激白虹。鯨魚潛淵,出而色悚。《玉篇》籀文作。

【随】

隨【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易卦名。

《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

《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

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今義陽隨縣。《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註》故厲國也。《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爲州。《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註。

西隨,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沙隨,地名。《春秋·成十六年》會于沙隨。《註》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姓。《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註》墨翟弟子。

《正韻》亦作遺。《詩·小雅》莫肯下遺。《箋》遺,讀曰隨。《疏》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下之義也。

《集韻》古通追。《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註》追,與隨通。

《唐韻正》古音旬禾反。《論語》季隨,季騧。《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與橢通。《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正字通》俗作随。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萦】

縈【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隍】

隍【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爾雅·釋詁》隍,虛也。《註》隍,城池無水者。

《釋言》隍,壑也。《註》城池空者爲壑。《說文》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玉篇》城下坑也。《易·泰卦》城復于隍。

《集韻》爲命切,音詠。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