鲰生本住山阴里

出自:明代·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

拼音:[zōu][shēng][běn][zhù][shān][yīn][l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远曙轻笼海色苍,凉飔新荐菊英黄。
清秋此日逢华诞,绣褓当年绕异香。
地与人文增气象,天为王国产祯祥。
壮猷未老如方叔,秘略曾传似子房。
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骧。
森罗岛屿诸夷会,锁钥门庭一面当。
刁斗不传人自乐,牙旗欲动势偏扬。
雄豪定远遥辞汉,宽大汾阳近在唐。
管领华夷新士马,扫平吴越旧封疆。
曾先突骑重围里,亲式鸣蛙大道旁。
巳遣严兵营细柳,更教长剑倚扶桑。
三承宠锡恩何渥,一受深知德愈光。
定有姓名题御扆,每勤赏赐到遐荒。
千龄素质双麋鹿,五色奇毛两凤凰。
国有昌符臣协吉,家承严训子徵良。
田单下狄亲鸣鼓,姬旦居东久缺斨。
屡触歊炎辞羽盖,转巡郊野憩甘棠。
军中作气频投石,阵里筹机捷探囊。
敞日辕门标大纛,浮天水寨集馀皇。
雕弓并月名繁弱,宝剑冲星出豫章。
几处名香迎马首,数群长鬣夹车箱。
量兼沧海涵诸岛,身作长城障一方。
万里星辰罗北极,百番贡道出东洋。
曹彬赐剑权偏重,庾亮登楼兴合狂。
引至偏裨坚誓约,邀还宾佐据胡床。
鲸鲵久巳封京观,翡翠行看出越裳。
讵止芳名流简册,还将伟绩著旂常。
功成淮蔡应趋阙,路涉燕齐好㣥粮。
将相位兼劳出入,君臣道合致平康。
山城令节茱萸发,高宴华轩锦绮张。
日照花明诸乐作,风吹帐启众宾藏。
鹤鸣流响闻天汉,芝灿浮光到羽觞。
竞取良辰占上寿,复欣嘉会嗣重阳。
树联月桂辉花萼,斗近天河挹酒浆。
黑齿呈歌须译问,文身献舞傲专场。
地连玄峤仙常集,候傍黄钟日渐长。
共以精诚抒华祝,况兼佳丽属钱塘。
鲰生本住山阴里,浪迹疑乘海畔航。
城下钓鱼怀漂母,堂前结客忆周郎。
未逢黄石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抱玉巳怜非楚璞,吹竽那识动齐王。
幸因文字蒙徵檄,时佩菅毫侍琐廊。
綦履东西鱼共丽,戎衣左右雁俱翔。
县知陈阮时游魏,岂乏邹枚并寓梁。
博采燕昭期致骏,曲存宣父爱非羊。
众人国士阶元别,知己蒙恩心所量。
自分才难堪记室,人疑待巳过中行。
搆成燕雀犹知贺,报取琼瑶未可偿。
偶值高门挂弧矢,且赓小雅赋桑杨。
却惭未协宫商调,莫并当筵巧奏簧。

查看原文

注释

【鲰生】1.小人,愚陋之人:鲰生误人。 2.小生。谦称自己:叹鲰生不才。
【生本】生命的根本。
【山阴】1.山朝北的一面。 2.晋王羲之的代称。王羲之曾居会稽山阴,故以代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鲰】

鯫【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說文》白魚也。《類篇》一曰小魚。《史記·貨殖傳》鯫千石。《註》正義曰:謂雜小魚也。徐云:膊魚也。

《集韻》士九切,音。義同。

《廣韻》《集韻》在垢切,音棷。義同。

《史記·項羽紀》鯫生說我。《註》鯫,士垢反。服虔曰:小人貌也。瓚曰:《楚漢春秋》:鯫,姓也。

《廣韻》徂鉤切《集韻》徂侯切,音㔌。

《集韻》此苟切,音趣。

《廣韻》七逾切《集韻》逡須切,音趨。

《正韻》七演切,音淺。義同。

【生】

生【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

《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

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世咸嘉生而惡死。

造也。《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註》生,猶造也。專事之詞。

性也。《書·君》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疏》懷生者,謂有懷之心。

《詩·衞風》旣生旣育,比予于毒。《箋》生,謂財業也。《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註》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不熟也。《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語辭。《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問向靑州作麼生。

平生,疇昔也。《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杜甫詩》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所生,祖父也。《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疏》當早起夜臥,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友生,朋友也。《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戸封生。《註》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先生,父兄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註》鄕先生,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詩·商頌》以保我後生。《朱註》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門生。《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蒼生,民也。《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張協雜詩》冲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註》師古曰:嘉生謂衆瑞。

《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註》生,人物也。

水名。《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註》卽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姓。《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微生,浩生,俱複姓。

與牲同。《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註》獲生口也。

與狌同。《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音貹。產也。《字彙》俗謂雞生卵。

《集韻》《韻會》所景切,音眚。育也。《論語註》四乳生八子。《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

如字。

《正韻》息正切,音性。《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土之物生。《註》杜子春讀爲性。

《韻補》叶師莊切,音商。《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叶桑經切,音星。《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叶寧平。《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叶尸連切,音羶。《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本】

本【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楍㮺奔上聲。《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玉篇》始也。

《廣韻》舊也,下也。《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集韻》《類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

【住】

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持遇切《集韻》《韻會》厨遇切,音駐。止也,立也,居也。《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

姓。見《姓苑》。

與數同。《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阴】

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隂同。見《字彙補》,以定晏陰之所成。

《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正字通》陰八字。

《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

《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陰)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相关诗句
莫并当筵巧奏簧 却惭未协宫商调 且赓小雅赋桑杨 偶值高门挂弧矢 报取琼瑶未可偿 搆成燕雀犹知贺 人疑待巳过中行 自分才难堪记室 知己蒙恩心所量 众人国士阶元别 曲存宣父爱非羊 博采燕昭期致骏 岂乏邹枚并寓梁 县知陈阮时游魏 戎衣左右雁俱翔 綦履东西鱼共丽 时佩菅毫侍琐廊 幸因文字蒙徵檄 吹竽那识动齐王 抱玉巳怜非楚璞 不坠青云志自强 未逢黄石书谁授 堂前结客忆周郎 城下钓鱼怀漂母 浪迹疑乘海畔航 鲰生本住山阴里 况兼佳丽属钱塘 共以精诚抒华祝 候傍黄钟日渐长 地连玄峤仙常集 文身献舞傲专场 黑齿呈歌须译问 斗近天河挹酒浆 树联月桂辉花萼 复欣嘉会嗣重阳 竞取良辰占上寿 芝灿浮光到羽觞 鹤鸣流响闻天汉 风吹帐启众宾藏 日照花明诸乐作 高宴华轩锦绮张 山城令节茱萸发 君臣道合致平康 将相位兼劳出入 路涉燕齐好㣥粮 功成淮蔡应趋阙 还将伟绩著旂常 讵止芳名流简册 翡翠行看出越裳 鲸鲵久巳封京观 邀还宾佐据胡床 引至偏裨坚誓约 庾亮登楼兴合狂 曹彬赐剑权偏重 百番贡道出东洋 万里星辰罗北极 身作长城障一方 量兼沧海涵诸岛 数群长鬣夹车箱 几处名香迎马首 宝剑冲星出豫章 雕弓并月名繁弱 浮天水寨集馀皇 敞日辕门标大纛 阵里筹机捷探囊 军中作气频投石 转巡郊野憩甘棠 屡触歊炎辞羽盖 姬旦居东久缺斨 田单下狄亲鸣鼓 家承严训子徵良 国有昌符臣协吉 五色奇毛两凤凰 千龄素质双麋鹿 每勤赏赐到遐荒 定有姓名题御扆 一受深知德愈光 三承宠锡恩何渥 更教长剑倚扶桑 巳遣严兵营细柳 亲式鸣蛙大道旁 曾先突骑重围里 扫平吴越旧封疆 管领华夷新士马 宽大汾阳近在唐 雄豪定远遥辞汉 牙旗欲动势偏扬 刁斗不传人自乐 锁钥门庭一面当 森罗岛屿诸夷会 再衔使命驭龙骧 初捧兵符分虎竹 秘略曾传似子房 壮猷未老如方叔 天为王国产祯祥 地与人文增气象 绣褓当年绕异香 清秋此日逢华诞 凉飔新荐菊英黄 远曙轻笼海色苍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