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尤旱魃

出自:宋代·陆游《喜雨》

拼音:[bù,fǒu][bì][yóu][hàn][bá]

平仄:仄仄平仄平

一雨洗旱尘,吾庐气疏豁。
土润竹萌出,水长渔舟活。
桑麻郁千里,夹道光如泼。
凭高望归云,更觉原野阔。
沉忧宽旅食,分喜到僧钵。
但仰皇天慈,不必尤旱魃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必】1.没有一定;未必。 2.无须;没有必要。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为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必】

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音畢。《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定辭也。《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專也。《揚子·太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期必也。《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審也。《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果也。《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輔錄》必育受稅俗。《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

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尤】

尤【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

《廣韻》怨也。《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最也。《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

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

彗星亦名蚩尤旗。

姑尤,齊東界二水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

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郵。《詩·小雅》不知其郵。《前漢·成帝詔》以顯其郵。

叶戸恢切,音回。《詩·小雅》廢爲殘賊,莫知其尤。叶上梅。

叶與之切,音怡。《詩·鄘風》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叶下之。

叶以諸切,音余。《道藏歌》日月粲華暉,如光照眞符。億兆不同劫,千載莫之尤。

【旱】

旱【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

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

《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魃】

魃【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說文》旱鬼也。《周禮》有赤魃氏,除牆屋之物也。○按《周禮·秋官》作赤犮。註:赤犮,猶言捇拔也。《詩·大雅》旱魃爲虐。《傳》旱神也。《禮·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