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同宿浊漳濆

出自:明代·谢榛《除夕同顾圣甫宿漳河旅舍》

拼音:[gù][rén][tóng,tòng][sù,xiǔ,xiù][zhuó][zhāng][fén,pē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故人同宿浊漳濆,冰底春声近可闻。
世事短长双鬓改,岁华新旧一宵分。
当庭古树明残雪,何处清钟落断云。
龙剑从来有离合,灯前把看七星文。

查看原文

注释

【故人】1.老朋友;旧友:过访~。 2.死去的人:吊祭~丨为料一别之后,竟成~。
【同宿】一处住宿,一同住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故】

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

《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

《書·大禹謨》。

《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

《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註》故,巧也。

《韻補》叶攻乎切,辜也。《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叶果五切。《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宿】

宿【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㝛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說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

《增韻》安也,守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註》宿,安也。

《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

《廣韻》素也。《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

《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國名。《春秋·隱二年》及宋人盟于宿。

邑名。《史記·衞世家》孫林父甯殖,謀逐獻公怒如宿。

蒯瞶入宿。

《史記·吳世家》將舍於宿。《左傳》作戚,字別義同。

姓。《風俗通》漢鴈門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進。

通作夙,早也。《周禮·春官》世婦,掌女宮之宿戒。《註》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

與肅同。《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註》宿讀爲肅戒也。

《儀禮·宿尸註》宿,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

去聲。《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列星也。◎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

叶息流切,音羞。《莊子·天地篇》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

叶相卽切,音息。《班彪·冀州賦》遵大路以北逝兮,歷趙衰之采邑。醜柏人之惡名兮,聖高帝之不宿。

【浊】

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濯。水名。《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

《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

《水經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

《水經注》南昌有濁水。

水不淸也。《詩·邶風》涇以渭濁。

星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史記·律書》濁者,觸也。

姓。《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

《集韻》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漳】

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冀州,其川漳。《山海經》發鳩之山,漳水出焉。

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淸漳水出焉。

水出南郡臨沮。《山海經》荆山,漳水出焉。

州名。《韻會》唐折福州西南境,置漳州。

【濆】

濆【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符分切,音汾。《說文》水厓也。《詩·大雅》鋪敦淮濆。

《爾雅·釋水》汝爲濆。《註》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水經注》汝水逕奇雒城西北,濆水出焉。

《廣韻》普䰟切《集韻》鋪䰟切,音歕。潠水也。通作噴。

《玉篇》扶刎切《集韻》《韻會》父吻切《正韻》房吻切,音憤。涌也。《公羊傳·昭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去聲。《杜甫詩》撇漩捎濆無險阻。《註》今川語漩濆皆去聲。○按字从賁,十三畫。《正字通》附十二畫,非,今改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