梏拲锢其形

出自:明代·王世贞《寓怀 其十二》

拼音:[gù][gǒng][gù][qí,jī][xí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昔有无支祈,佻负百夫力。
终古腥淮流,金锁时掣搦。
贰负杀窫窳,帝讨羁石室。
梏拲锢其形,千载郁如腊。
中祀无百年,滔滔恶焉极。
宣淫荡天纪,一死事以息。
怅然念休代,奸人易为贼。

查看原文

注释

【梏拲】1.古代刑具。亦以指械系。 2.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梏】

梏【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沃切《集韻》《類篇》姑沃切,音鵠。《說文》手械也。《廣韻》紂所作。《易·蒙卦》用說桎梏。《疏》在手曰梏。《博雅·釋室》杻謂之梏,械謂之桎。《周禮·秋官·掌囚》中罪桎梏,下罪梏。

貫頸也。《左傳·襄六年》子蕩以弓梏華弱于朝。

《孟子》梏亡之矣。《趙岐註》亂也。

《博雅》㮝也。○按《說文》㮝,角械也。

《廣韻》古岳切《韻會》吉岳切《正韻》訖岳切,音覺。《爾雅·釋詁》梏,直也。《禮·緇衣》引《詩》:有梏德行。《射義》棲皮曰鵠。《註》鵠之言梏。梏,直也,言人正直乃得中也。

【拲】

拲【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兩手同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唐韻》居玉切《集韻》《韻會》拘玉切,音鋦。

《集韻》丘勇切,音恐。

《集韻》《正韻》同。◎按屋韻居六切,與沃韻居玉切相近,宜細分。《說文》或从木作㭟。《長箋》拲似混拱,當从木。

【锢】

錮【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註》錮,謂塞也。

《揚子方言註》錮,謂堅固也。

《廣韻》禁錮,重繫也。《左傳·成二年》子反請以重幣錮之。《註》禁錮勿令仕。《後漢·黨錮傳註》謂塞其仕進之路也。

《前漢·賈誼傳》失今不治,必爲錮疾。《註》堅久之疾。俗作痼。通用固。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形】

形【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邢。《說文》象形也。《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繫辭》在地成形。

《玉篇》形,容也。《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穀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註》貌,姿體。形,容色。

《韻會》形,體也。《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正韻》現也。《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骨露也。《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註》形謂骨見。

地勢也。《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註》得形勢之勝便者。《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器也。《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按與鉶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