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橹潜修鳞

出自:明代·王世贞《将游漆塘山汎五里湖作》

拼音:[róu][lǔ][qián][xiū][lín]

平仄:平仄平平平

放舟信所适,爱此湖中春。
春风剪澄眸,流光如盼人。
轻讴起閒羽,柔橹潜修鳞
白云何方来,英英间青蘋。
四壁千芙蓉,回波散嶙峋。
寓目了无涉,适已中自亲。
顾彼微阴移,慨然眷芳晨。

查看原文

注释

【柔橹】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
【潜修】1.亦作"潜修"。亦作"潜修"。 2.专心修养。 3.指深造。
【修鳞】1.指蛇。 2.指大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柔】

柔【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

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

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

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俗作,非。

【橹】

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說文》大盾也。《禮·儒行》禮義以爲干櫓。

《玉篇》櫓,城上守禦望樓。《釋名》櫓,露也,露上無覆屋也。《後漢·公孫瓚傳》樓櫓千里。一作㯭。

《韻會》戰陳高巢車亦爲櫓。《太公·六韜篇》陷堅陣,敗强敵,武翼大櫓,提翼小櫓。

進船具。《釋名》船尾曰柂,在旁曰櫓。櫓,膂也,用膂力然後舟行也。《通鑑》呂蒙取荆州,使白衣搖櫓。

櫓子,果名。《桂海虞衡志》大如椀,數十房欑聚成毬,食之微甘。

【潜】

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俗潛字。(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廣韻》《集韻》。義同。一曰伏流。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鳞】

鱗【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魚甲也。《玉篇》魚龍之鱗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註》鱗,龍之屬。《禮·月令》其蟲(鱗。《註》)龍蛇之屬。《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

《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又姓。《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類篇》或作䰼。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今補於()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