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五熊轓

出自:明代·王世贞《感述六十韵》

拼音:[cì,cī][shǐ][wǔ][xióng][f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历历行藏事,秋霜积泪痕。
十年曾结客,诗句满中原。
一跌身同赘,频惊舌屡扪。
未风谁辨草,先火欲明璠。
避晋传江左,栖吴类武源。
中丞双豹尾,刺史五熊轓
奕叶陪皇运,生成总国恩。
徵书向州府,束帛去丘樊。
识监羞司马,为儒陋叔孙。
赋题秦女凤,班逐汉臣鹓。
所际垂衣主,宁期泣扇媛。
侯门罢投谒,天路隔攀援。
勋业时名左,文章世态论。
纵迟甘曳尾,那肯羡乘轩。
难已东方设,歌仍下里喧。
四愁虚望岳,三刖竟悲昆。
黯澹白云署,风尘黄鹄翻。
几人甘蠖屈,吾岂厌鹏鶱。
才拙知何补,时平借不冤。
寝兴惟早莫,朋旧绝寒温。
海席鲈鱼鲙,燕盘苜蓿飧。
身安束湿久,道以积薪存。
休沐怜妻子,寅恭得季昆。
篇成多和瑟,曲罢有吹埙。
颇解讥衰凤,无能托化鲲。
迩来工上下,愁说会平反。
一旅勤王室,千秋启塞垣。
紫衣归汉市,碧血洒周墦。
泣雨谁看粟,投晖尚覆盆。
幸陪郎署席,亦负野人暄。
恋禄违辞绂,惊心阻叩阍。
缇兵时络绎,中旨夜趋奔。
麋鹿何罹网,羝羊更触藩。
向来边事棘,独使圣忧敦。
筹筴明光秘,祠禖太乙尊。
任方优将相,尘已动乾坤。
列帜蟠狐岭,连烽逼雁门。
地炎边马习,月黑羽书繁。
飞饷三边转,材官六郡屯。
元戎假黄钺,天子授朱鞬。
贾傅宁谈饵,娄生或请婚。
女红全扫越,汗血未归宛。
野色徵龙战,原蒐益虎贲。
鼓鼙秋转急,戈甲昼仍昏。
质子空都护,孤儿总陆浑。
壮怀频舞逖,清啸久输琨。
智士甘怀宝,忠臣惜丧元。
蛾眉各燕赵,鱼腹自湘沅。
岁月无乾土,生涯有故园。
云齐吴渚稻,潮满沃洲荪。
熟柚金分筥,芳篘玉满樽。
问津迷远楫,息路悟归辕。
其若频年使,仍传一札言。
民穷怯蛇虎,吏巧猎鸡豚。
巧似驱渊獭,穷如失木猿。
三江先雨涸,万柳后春髡。
垂老脂俱尽,公庭泪暗吞。
衣冠十道使,烟火几家村。
羁旅馀皮骨,朝廷问本根。
茫茫竟何所,肠断赋招魂。

查看原文

注释

【刺史】官名。西汉武帝时,于全国十三部(州)置刺史,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多设刺史。隋朝州长官称刺史。此后州刺史实际即从前的郡太守。宋以后渐成虚衔。
【熊轓】熊车。亦泛指公卿及地方长官所乘的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刺】

刺【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此去聲。《說文》刺,直傷也。从刀束。《爾雅·釋詁》刺,殺也。《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公羊傳》刺之者何,殺之也。

《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刺草之臣。《註》刺猶剗除之也。

《前漢·郊祀志》刺六經中作王制。《註》刺,采取之也。

《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

《韻會》棘芒也。

《釋名》書姓名於奏白曰刺。《後漢·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

《詩·大雅》天何以刺。《毛傳》刺,責之。

《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註》刺,訊決也。

刺史,官名。《韻會》漢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迹切,音磧。穿也,傷也。《增韻》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殺之。

針黹也。《史記·貨殖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偵伺也。《前漢·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朝廷事。

《韻會》黥也。

撐也。《史記·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韓愈詩》峻瀨乍可刺。

刺刺,多言貌。《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韓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七計切,音砌。《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爲刺。《集韻》俗作㓨。《韻會》从朿从刀。俗作刺,誤。剌音辣。

【史】

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㕜《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御史,長史,刺史,漢官名。

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叶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熊】

熊【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胡弓切,音雄。《說文》熊獸似豕,山居冬蟄,从能炎省。《爾雅·釋獸》熊,虎醜。《疏》醜類也。《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詩·小雅》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赤熊。《爾雅·釋獸》魋如小熊。《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俗呼爲赤熊。

《史記·天官書》熊熊靑色有光。《山海經》槐江之山,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䰟䰟。

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史記·黃帝紀》南至于江登熊湘。《註》二山名。熊卽熊耳山。

《封禪書》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

《山海經》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啓而冬閉。

西熊,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又人名。《書·舜典》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

《史記·五帝紀》黃帝爲有熊。《韻會》有熊,國名。黃帝所都。

《廣韻》亦姓。《左傳》賢者熊宜僚。

複姓。《左傳》楚大夫熊率且比。

《集韻》矣㱡切。義同。《唐韻正》熊音羽陵反。春秋宣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公羊穀梁傳作頃熊。頃音近敬,熊音近嬴。正義不得其解,乃云:一人有兩號。非矣。左傳昭七年,正義曰:張叔皮論云:賔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熊,久血爲燐,積灰生蠅王劭曰:古人讀熊于陵反。張叔用舊音也。熊當改入蒸韻。

《集韻》囊來切。同能。《左傳·昭七年》晉侯夢黃能入于寢門。《釋文》熊亦作能。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鼈也。詳肉部能字註。《集韻》或作。

【轓】

轓【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轓,車之蔽也。《韻會》應劭曰:車耳反出,所以爲藩屛翳塵泥。以簟爲之,或用革。《前漢·景帝紀》令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通作藩。《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小車藩,漆席爲之,以蔽禦風塵也。

《廣韻》車大箱也。《集韻》輫轓,車箱。

《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籓。義同。

《集韻》甫遠切,音反。同䡊。詳前䡊字註。

相关诗句
肠断赋招魂 茫茫竟何所 朝廷问本根 羁旅馀皮骨 烟火几家村 衣冠十道使 公庭泪暗吞 垂老脂俱尽 万柳后春髡 三江先雨涸 穷如失木猿 巧似驱渊獭 吏巧猎鸡豚 民穷怯蛇虎 仍传一札言 其若频年使 息路悟归辕 问津迷远楫 芳篘玉满樽 熟柚金分筥 潮满沃洲荪 云齐吴渚稻 生涯有故园 岁月无乾土 鱼腹自湘沅 蛾眉各燕赵 忠臣惜丧元 智士甘怀宝 清啸久输琨 壮怀频舞逖 孤儿总陆浑 质子空都护 戈甲昼仍昏 鼓鼙秋转急 原蒐益虎贲 野色徵龙战 汗血未归宛 女红全扫越 娄生或请婚 贾傅宁谈饵 天子授朱鞬 元戎假黄钺 材官六郡屯 飞饷三边转 月黑羽书繁 地炎边马习 连烽逼雁门 列帜蟠狐岭 尘已动乾坤 任方优将相 祠禖太乙尊 筹筴明光秘 独使圣忧敦 向来边事棘 羝羊更触藩 麋鹿何罹网 中旨夜趋奔 缇兵时络绎 惊心阻叩阍 恋禄违辞绂 亦负野人暄 幸陪郎署席 投晖尚覆盆 泣雨谁看粟 碧血洒周墦 紫衣归汉市 千秋启塞垣 一旅勤王室 愁说会平反 迩来工上下 无能托化鲲 颇解讥衰凤 曲罢有吹埙 篇成多和瑟 寅恭得季昆 休沐怜妻子 道以积薪存 身安束湿久 燕盘苜蓿飧 海席鲈鱼鲙 朋旧绝寒温 寝兴惟早莫 时平借不冤 才拙知何补 吾岂厌鹏鶱 几人甘蠖屈 风尘黄鹄翻 黯澹白云署 三刖竟悲昆 四愁虚望岳 歌仍下里喧 难已东方设 那肯羡乘轩 纵迟甘曳尾 文章世态论 勋业时名左 天路隔攀援 侯门罢投谒 宁期泣扇媛 所际垂衣主 班逐汉臣鹓 赋题秦女凤 为儒陋叔孙 识监羞司马 束帛去丘樊 徵书向州府 生成总国恩 奕叶陪皇运 刺史五熊轓 中丞双豹尾 栖吴类武源 避晋传江左 先火欲明璠 未风谁辨草 频惊舌屡扪 一跌身同赘 诗句满中原 十年曾结客 秋霜积泪痕 历历行藏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