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厄权珰

出自:明代·王世贞《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十二 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杨文贞公士奇》

拼音:[mò][lù][è][quán][dā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长陵寄台阁,所拔凡七臣。
文贞一王官,超等肺腑亲。
青宫借羽翼,监国日咨询。
遂令寰宇间,雅归储皇仁。
师保历三朝,夙夜奉一人。
间饰文雅观,未漓造化淳。
末路厄权珰,有志时屈伸。
终然保清白,易名畴与伦。

查看原文

注释

【末路】1.最后一段路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下场,结局:人生末路|英雄末路。 3.比喻没有前途、指望的境地:穷途末路。【末路】1.最后一段路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下场,结局:人生末路|英雄末路。 3.比喻没有前途、指望的境地:穷途末路。
【权珰】有权势的宦官。珰,古代宦者的冠饰,因以代称宦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末】

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瞞入聲。《說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禮·曲禮》獻杖者執。末《玉篇》端也,顚也,盡也。《廣韻》無也,弱也,遠也。

終也。《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

勿也。《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薄也。《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爲末減。

四肢曰末。《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

商賈曰末。《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太末,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

且末,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山名。《山海經》末山多赤金。

姓。《統譜》秣陵之後改爲末氏。

《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荀子·禮論篇》絲末。《註》與幦同。

叶莫結切,音蔑。《屈原·九歌》桂櫂兮蘭枻,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叶沒各切,音莫。《蘇轍·偶作詩》重門閉不開,鳴鳥相呼樂。晨暉轉簾影,微風響秋末。

【路】

路【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厄】

厄【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

《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

《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

《玉篇》《廣韻》《集韻》於革切。同戹。《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

【权】

權【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拳。《玉篇》稱錘也。《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經權。《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

平也。《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

權謀。《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

權柄。《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

《爾雅·釋詁》權輿,始也。《詩·秦風》于嗟乎,不承權輿。

攝官曰權。《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

國名。亦姓。《左傳·莊十八年》楚武王克權。《韻會》楚鬭緡尹權,後因爲氏。

與爟通。烽火也。《前漢·郊祀志》上宿郊見通權火。

與顴通,兩頰也。《前漢·高帝紀·隆準註》頰權,準也。《曹植·洛神賦》靨輔承權。

《說文》權,黃華木也。《爾雅·釋草》權,黃華。《六書故云》以草釋木,似誤。○按《爾雅》木槿,木也,列之于草。殆未可泥。

《集韻》古玩切,音貫。木叢生也。

【珰】

璫【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說文》華飾也。

《廣韻》耳珠。《集韻》充耳也。《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前漢·宦者傳》秦漢中常侍參用士人冠,皆銀璫左貂。明帝攺金璫右貂,悉用奄人爲之。《後漢·輿服志》中常侍冠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璧璫。《前漢·司馬相如傳》華榱璧璫。《師古註》璧璫以玉爲椽頭。當卽所謂璇題,玉題者也。一曰以玉飾瓦之當也。《文選·班固·西都賦》裁金璧以飾璫。《註》璫,椽頭飾也。

金琅璫,鈴鐸也。《杜甫詩》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正韻》亦作鋃鐺。

丁璫,玉佩聲。《詩緝》玉佩鳴丁璫。《韻會》一作丁當。一作丁東。

琅璫,鎖也。詳琅字註。

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疏》卷耳如婦人耳中璫。今或謂之耳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