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困睫喜汤熟

出自:宋代·陆游《睡起遣怀》

拼音:[mó,mā][suō,shā][kùn][jié][xǐ][tāng,shāng][shú,shóu]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百事不能能荷锄,不锄菜畦锄芋区;身存那用十年相,陂壤且为凶岁储。
百事不学学作诗,不作白紵作竹枝;黄陵庙前风浪恶,青衣渡口行人悲。
老病闭门常愦愦,芋不复锄诗亦废;客来剥啄唤不应,一味人间占闲退。
今朝一日三倒床,叹息春昼如年长。
摩挲困睫喜汤熟,小瓶自拆山茶香。

查看原文

注释

【摩挲】也作“摩娑”、“摩莎”。1.抚摩;抚弄:摩挲铜人|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它。 2.摸索: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摩】

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磨。《說文》研也。《廣韻》迫也。《增韻》揩也。《易·繫辭》剛柔相摩。《註》相切摩也。《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註》相切磋也。

《樂記》陰陽相摩。《註》猶迫也。《戰國策》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摩言切近過之。

揣摩也。《鬼谷子》摩之符也內,內符者,揣之主也。抱薪趨火,燥者先然。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揚子·方言》滅也。之東鄙曰摩。《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消摩。《曹毗杜蘭香傳》消摩自可愈疾,香以藥爲消摩。

《唐韻》《集韻》莫臥切,磨去聲。按摩也。《孟子·爲長者折枝註》折枝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

《集韻》忙皮切,音糜。漢有施摩神,荆巫所祠。或作攠。

古與靡磨通。

【挲】

挲【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同挱。

【困】

困【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不通也。《禮·中庸》或困而知之。《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爲人所阸亦曰困。《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况國相乎。

叶苦昆切,音坤。《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叶苦卷切,款去聲。《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睫】

睫【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葉切《集韻》卽涉切,音接。同䀹。《說文》目旁毛也。《釋名》揷接也。揷於眼眶而相接也。《禮·內則》豕望視而交睫腥。《註》目睫毛交也。《莊子·庚桑楚》向吾見若眉睫之閒,吾因以得女矣。《皇極經世》走之類,上睫接下。飛之類,下睫接上。類使之然也。

《集韻》七接切,音妾。義同。

書涉切,音攝。目動貌。與同。

【喜】

喜【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憘音蟢。《爾雅·釋詁》喜,樂也。《玉篇》悅也。《書·益稷》股肱喜哉。《易·否卦》先否後喜。

聞喜,縣名。

姓。《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鳥致貽女何喜。《註》喜叶音羲。

《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註》載叶子利反,喜讀去聲。《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爲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爲樂亟。《註》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註。

【汤】

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

《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

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湯泉郡。

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

《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湯谷。

《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蕩也。《箋》言游蕩無不爲也。

與盪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韻補》叶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熟】

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食飪也。《玉篇》爛也。《禮·祭義》亨熟羶薌。

《廣韻》成也。《書·金滕》歲則大熟。

《戰國策》願王熟慮之。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灌將軍熟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

《史記·大宛傳》率多進熟于天子。《註》漢書音義曰:進熟,美語如成熟者也。

《釋名》荆豫人謂長婦曰熟。熟,祝也。祝,始也。《韻會》熟,本作孰。後人加火,而孰但爲誰孰字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