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翰日相索

出自:明代·李攀龙《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拼音:[rǎn][hàn][rì][xiāng,xiàng][suǒ]

平仄:仄仄仄平仄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
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
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
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
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
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

查看原文

注释

【染翰】1.以笔蘸墨。翰,笔。 2.指作诗文﹑绘画等。 3.指写字。 4.指书写的墨迹。
【日相】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染】

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

《博雅》染耦,和諧也。

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翰】

翰【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音旱。《說文》天雞赤羽也。逸周書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周成王時獻之。

《玉篇》飛也。《易·中孚》翰音登于天。《註》翰,高飛也。

《易·賁卦》白馬翰如。《疏》鮮潔其馬,其色翰如。《禮·檀弓》戎事乘翰。《註》翰,白色馬也。

《詩·大雅》維周之翰。《爾雅·釋詁》翰,榦也。

《前漢·揚雄傳》故藉翰林以爲主人,子墨爲客卿以風。《註》翰,筆也。《文選·李善註》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

《廣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義同。《正韻》翰有平去二音。凡稱書翰者,謂以羽翰爲筆以書。平去二音皆通。《正字通》爾雅作鶾,亦作㲦。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索】

索【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糸。《韻會》隷作索。《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詩·豳風》宵爾索綯。

《易·震卦》震索索。《疏》心不安之貌。《釋文》懼也。

《書·牧誓》惟家之索。《傳》索。盡也。

《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註》索,廋也。

《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註》索,散也。

《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地名。《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求也。《禮·曲禮》大夫以索牛。《註》索,求得而用之。

《集韻》蘇故切,音素。《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