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彼暴蒙称羡

出自:明代·李梦阳《观水帘泉歌》

拼音:[kě,kè][lián][bǐ][bào,pù][mēng,méng,měng][chēng,chèn,chèng][xià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水帘瀑布人罕至,三级背悬五老峰。
涧石嵯岈路险涩,深窟风草吟蛇龙。
自从开辟藏难见,可怜彼暴蒙称羡
走势天晴万古雷,流光壑暝常留电。
乱峰云走白日微,玩罢催君及早归。
鬼神忌才亦好静,恐有骤雨沾裳衣。

查看原文

注释

【可怜】1.值得怜悯:他刚三岁就死了父母,真是个~的孩子! 2.怜悯:对这种一贯做坏事的人,绝不能~他。 3.(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少得~ㄧ知识贫乏得~。
【称羡】称赞羡慕:口虽称羡,心实不悦|谁不称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怜】

怜【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

《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

《五音集韻》朗鼎切,音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俗作怜。

【彼】

彼【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廣韻》也,邐也。

【暴】

暴【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菢。《說文》晞也。《書·泰誓》敢行暴虐。《傳》敢行酷暴,虐殺無辜。

《禮·王制》田不以禮,曰暴天物。《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

《周禮·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

《詩·邶風》終風且暴。《傳》暴,疾也。《疏》大風暴起也。

《詩·鄭風》䄠裼暴虎。《傳》空手以搏之。

《荀子·富國篇》暴暴如丘山。《註》暴暴,卒起之貌。

《史記·項羽紀》何興之暴也。《博雅》暴,猝也。

《管子·乗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又》十家而連,五連而暴。

地名。《左傳·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註》暴,鄭地。

姓。《前漢·雋不疑傳》暴勝之爲直指使者。

《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音僕。日乾也。俗作曝。《小爾雅》暴,曬也。《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晝暴諸日。《孟子》一日暴之。《荀子·富國篇》聲名足以暴炙之。

《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朱註》暴,顯也。

《後漢·竇融傳》皆近事暴著。《註》暴,露也。

《集韻》北角切,音剝。《爾雅·釋詁》毗劉,暴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

白各切,音泊。

備沃切,音雹。義同。

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橈也。

㿺或作暴,墳起也。

《韻補》叶蒲故切。《易林》仁政不暴,鳳皇來戊。四時順節,民安其處。藃字原从蒿从攵作。

【蒙】

蒙【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

《詩傳》唐蒙,菜名。

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

《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

《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

《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

《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

《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

《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

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

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又》蔡蒙旅平。《註》蒙山在蜀郡靑衣縣。

水名。《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註》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門名。《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註》宋城門。

姓。《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爲氏,秦有將軍蒙驁。

《韻會》母總切,音懵。《柳宗元文》鴟夷蒙鴻。《註》二字俱上聲。

《韻補》叶莫江切,音尨。《詩》狐裘蒙茸。徐邈讀爲厖。《陳琳·大荒賦》帝告我以至順兮,重訊我以童蒙。義混合于宣尼兮,理齊歸于文王。

莫鳳切,音孟。與雺同。《漢書》引《易》傳:有蛻蒙霿,上下合也。

【称】

稱【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處陵切,音爯。知輕重也。《說文》銓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故諸程品皆从禾。《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揚也,謂也。《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言也。《禮·檀弓》言在不稱徵。《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舉也。《書·牧誓》稱爾戈。《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名號謂之稱。《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姓。《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權衡正斤兩者。俗作秤。見前。

度也,量也。《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適物之宜也。《易·繫辭》巽稱而隱。《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愜意。《爾雅·釋詁》稱,好也。《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相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註》稱,猶等也。

衣單複具曰稱。《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謂之一稱。《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副也。《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舉也。《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註》稱,舉也。今俗謂之舉錢。

【羡】

羡【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註》晉灼曰:音夷。(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䢭。《說文》貪欲也。从㳄,从羑省。《詩·大雅》無然歆羨。《註》無是貪羨。

《廣韻》餘也。《詩·小雅》四方有羨。《傳》羨,餘也。《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註》鄭司農云:羨,長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註》羨,溢也。

《廣韻》人姓。《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

《集韻》《類篇》《韻會》同。

《集韻》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羨。墓道也。《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集韻》俗作㵪,非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