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豉醯酱咸经眸

出自:明代·李梦阳《和母太夫人八十寿歌》

拼音:[yán][chǐ][xī][jiàng][xián][jīng][móu]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遐龄可得不可必,有儿能贤百当一。
夫人今年岁入十,发霜鬓雪晴如漆。
早起晏卧思虑周,盐豉醯酱咸经眸
儿妇孙妇罗前头,跪进美酒兼珍羞。
曾孙耍马气食牛,夫人抱弄百不忧。
秋清风凉露欲白,大带峨冠满堂客。
坐中谁老谁最故,感触停觞念畴昔。
回思和李通家始,夫人红颜我童子。
修短悲欢各不齐,五十年来一弹指。
长辈幸有夫人存,母寿儿贤萃一门。
词人特献南山笔,贺客争开北海樽。
买屋我欲为比邻,桑麻地接如云屯。
年年再拜萱华侧,孰谓今少朱陈村。

查看原文

注释

【盐豉】食品名。即豆豉。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常用以调味。
【醯酱】1.亦作"?酱"。 2.醋和酱。亦指酱醋拌和的调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盐】

鹽【亥集下】【鹵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閻。《說文》鹹也。古宿沙初作,煮海爲鹽,河東鹽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賔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註》苦鹽出於池,鹽爲顆未鍊治,味鹹苦。散鹽卽末鹽,出於海及井,幷煑鹻而成者,鹽皆散末也。形鹽卽印鹽,積鹵所結,形如虎也。飴鹽以飴雜和,或云生戎地,味甘美也。《禮·內則》卵鹽。《註》大鹽也。《正字通》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史記·天官書》臯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米鹽。《正義曰》凌雜,交亂也。米鹽,細碎也。

澤名。《史記·大宛傳》于闐之東,水注鹽澤,潛行地下,則河源出焉。

白鹽,山名。在四川夔州,南連赤甲山。《杜甫詩》赤甲白鹽俱刺天。

國名。《山海經》鹽長之國。

無鹽,古國名。

地名。鹽城,在蒲州安邑縣。一名司鹽城。《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前漢·地理志》無鹽縣,屬東平郡,海鹽縣,鹽官縣,屬會稽郡。

牛兩膁上曰陽鹽。《甯戚相牛經》陽鹽欲得廣。

金鹽五加皮別名。

姓。《魯國先賢傳》有北海相鹽津。

毋鹽,複姓。齊毋鹽邑大夫之後。

無鹽,古之醜婦人。

《廣韻》《集韻》《正韻》以贍切,音豔。《廣韻》以鹽醃物也。《禮·內則》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

同豔。《禮·郊特牲》君親誓社,以習軍旅,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註》流,猶行也。行田也。鹽,讀爲豔,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豔之,觀其用命不也。

曲之別名。凡歌詩謂之鹽者,謂如吟行曲引之類也。《古樂府》有昔昔鹽,神雀鹽,黃帝鹽諸名。。

【豉】

豉【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同。《說文》配鹽幽尗也。《徐曰》尗,豆也。幽,謂造之幽暗也。《釋名》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史記·貨殖傳》鹽豉千合。《前漢·食貨志》長安樊少翁賣豉,號豉樊。

草豉。《本草綱目》生巴西諸國,草似韭狀,豉出花中。彼人食之。

豉蟲。《葛洪·肘後方》此蟲正黑如大豆,浮遊水上,治射工毒成瘡、口不能語。用豉母蟲一枚含口中,卽瘥。《類篇》或作䜻。

【醯】

醯【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呼雞切《集韻》馨奚切《韻會》《正韻》馨夷切,。

《釋名》醢多汁者曰醯。醯,瀋也。宋、魯人皆謂汁爲瀋。

《揚子·方言》徯醯,危也。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蟲名。《列子·天瑞篇》醯雞生乎酒。《字彙補》蠛蠓,蟲。一名醯雞。

【酱】

醬【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將。《說文》醢也。《韻會》醢,肉醬也。

豉醬。

菜茹亦謂之醬。《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禮·曲禮》醯醬處內。《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註》醬,謂醯醢也。《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註》劉德云: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說文》本作。臑字原从足从而作。

【咸】

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易·雜卦》咸,速也。

《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星名。《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姓。《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集韻》居咸切,音緘。《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姓。《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音憾。《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按感同憾。

叶餘針切,音。《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眸】

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說文》目童子也。《釋名》冒也。相裹冒也。《孟子》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

《集韻》通作牟。《荀子·非相篇》堯舜參牟子。《註》牟同眸。謂二瞳相參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