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抱玉叩阊阖

出自:明代·李梦阳《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人文之盛兼寓祝望焉耳》

拼音:[qiè,hé][lái][bào][yù][kòu][chāng][hé]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峥嵘百年会,浩荡观人文。
建安与黄初,叱咤皆风云。
大历熙宁各有人,戛金敲玉何缤纷。
高皇挥戈造日月,草昧之际崇儒绅。
英雄杖策集军门,金华数子真绝伦。
宣德文体多浑沦,伟哉东里廊庙珍。
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
天球银瓮世希绝,鳌掣鲸翻难具陈。
洪川无梁不可越,日暮怅望劳余神。
徐郎生长苏台阴,二十作贼雄海滨。
朅来抱玉叩阊阖,长安绣陌行麒麟。
是时少年谁最文,太常边丞何舍人。
舍人飘飖使南极,直穷金马探泸津。
尔虽不即见颜色,梦中彷佛形貌真。
余也潦倒簿书客,诸公磊落清妙身。
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杨其尘。
休令黼黻怨岑寂,要与琬琰增嶙峋。
海陵先生雅爱士,晚得徐郎道气伸。
乔王款接虽不数,迩闻亦欲来卜邻。
骅骝造父两相值,一瞬万里谁能驯。
都门二月芳草发,御沟杨柳垂条新。
徐郎绾牒将远适,使我旦夕生悲辛。
为君沽酒上高楼,月前醉舞梨花春。
天明挂帆向何处,鸿雁哀鸣求故群。
南登会稽探禹穴,西浮湘水吊灵均。
洞庭波寒木叶下,峡口风急猿啸闻。
司马太史有遗躅,归来著书追获麟。

查看原文

注释

【抱玉】1.见"抱璞"。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阊阖】1.传说中的天门: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2.指宫门: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朅】

朅【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丘謁切《集韻》丘傑切,音揭。《說文》去也。从去曷聲。《前漢·司馬相如傳》回車朅來兮。《楚辭·九辯》車旣駕兮朅而歸。

《集韻》丘竭切,音訖。《詩·衞風》庶士有朅。《傳》朅,武壯貌。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抱】

抱【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

《廣韻》持也。《增韻》挾也。

《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抱義而處。《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氣向日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蜺。《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與掊捊同。引取也。

《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玉】

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叩】

叩【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集韻》《韻會》《正韻》。《玉篇》叩,擊也。《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論語》以杖叩其脛。《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

《集韻》以手至首也。《正字通》稽顙曰叩首。《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

《韻會》問也,發也。《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疏》叩,發動也。

《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音口。《廣韻》叩頭。

《正韻》問也。本作。

《廣韻》與扣同。亦擊也。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

【阊】

閶【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尺量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說文》天門也。一曰楚人名門曰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後漢·杜篤傳》排閶闔,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風名。《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淮南子·天文訓》四十五曰閶闔風至。《註》兌卦風。

《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

門名。《正字通》閶門,姑蘇城門名。

《集韻》他郞切,音湯。鼞或作閶。鼓聲也。

【阖】

闔【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胡音合。《說文》門扇也。《爾雅·釋宮》闔謂之扉。《疏》闔扇也。《禮·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闔扇。《註》用木曰闔。《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註》闔,門扇也。《史記·宋微子世家》牧齒著門闔。《註》闔,門扇。

《韻會》雙曰闔,闔門也。單曰扇,扇戸也。

《說文》閉也。《易·繫辭》闔戸謂之坤。《疏》謂閉藏萬物,若室之閉闔其戸。《左傳·襄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辟燥濕寒暑。《註》闔,謂門戸閉塞。

苫也。《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翦闔。《註》闔,苫也。

《正韻》摠合也。《後漢·張儉傳》儉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闔門懸車,不與政事。《前漢·武帝紀》今或至闔郡,而不荐一人。《註》總一郡之中,故曰闔郡。

《廣韻》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風。亦名閶闔。《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

助語詞。《莊子·列禦》闔胡嘗視其良,旣爲秋栢之實矣。《註》闔,語助也。

《則陽篇》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註》言何不試舍其所爲乎。

國名。《前漢·湯傳》又遣使責闔蘇大宛諸國歲遺。《註》闔蘇,國名。在康居北一千里。

人名。《莊子·人閒世註》顏闔,魯之賢人隱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