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邻孺子坟

出自:明代·李梦阳《陈祠在徐墓东》

拼音:[piān][lín][rú][zǐ][fén]

平仄:平平平仄平

可讶司徒庙,偏邻孺子坟
哲人堪一哭,汉鼎竟三分。
门引江畔草,榻留松上云。
纷纷车马客,谁此荐清芬。

查看原文

注释

【孺子】1.幼儿,儿童。 2.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3.贵妾。 4.犹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 5.东汉徐穉的字。徐穉,豫章南昌人,家贫,隐居不仕。后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 6.指古之《孺子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偏】

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

【邻】

鄰【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廣韻》近也,親也。《正韻》比也。《釋名》鄰,連也。相接連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

連界之國,亦稱鄰。《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

左右輔弼亦曰鄰。《書·益稷》臣哉鄰哉。《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車聲。與轔通。《詩·秦風》有車鄰鄰。《註》衆車聲。

《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與甐通。《集韻》敝也。《正韻》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甐,本又作鄰。

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今通作鄰。

【孺】

孺【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从子需聲。一曰輸也,輸尚小也。徐引史,孺子可敎。《六書故》子幼弱也。《詩·小雅》和樂且孺。《註》親慕意,言兄弟歡洽,如小兒慕父母也。

《禮·檀弓》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曰:情在於斯,其是也夫。

《爾雅·釋言》孺,屬也。《禮·曲禮》大夫曰孺人。《註》大夫之妻曰孺,言屬於夫,不敢自專也。

《玉篇》《集韻》汝朱切。《類篇》而朱切,。

姓。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坟】

墳【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賦》賭有黎之圮墳。《註》有黎,祝融也。

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白虎通》三墳,分也。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大也。《周禮·秋官》司烜氏共墳燭。

與羵同。《魯語》土之怪曰墳羊。

《廣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土膏肥也。《書·禹貢》白墳,黑墳,赤埴墳。見土字註。

《集韻》部本切,音笨。土沸起也。《左傳·僖四年》公祭地,地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