鵁鶄逐鸳鸯

出自:明代·李梦阳《襄樊乐》

拼音:[jiāo][jīng][zhú][yuān][yā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立樯如麻,卿来谁家。
新燕营巢,风中滚沙。
鵁鶄逐鸳鸯,金井石榴黄。
珍宝丘山积,擅名黑门厢。

查看原文

注释

【鵁鶄】即池鹭。
【鸳鸯】1.中型游禽。鸭科。雄鸟羽色华丽,头部有暗绿紫色长羽冠,翅上有一对扇状栗黄色羽片,像船帆竖起。雌鸟体羽灰褐色。以种子、果实、小鱼、蜗牛、昆虫等为食。雌雄常成对活动。是有名的观赏鸟类。中国特产,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比喻夫妻:棒打鸳鸯两离分|愿作鸳鸯不羡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鵁】

鵁【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鵁鶄也。《爾雅·釋鳥》鳽,鵁靑。《郭註》似鳧。脚高,毛冠。《郉疏》鵁鶄一名鳽。《博物志》鵁鶄,巢於高樹,生子穴中,銜其母翼,飛下飮食。《師曠·禽經》鵁鶄,睛交而孕。

曰旋目其名鷃,方目其名鴋。《司馬相如·上林賦》鵁鶄䴋目。《正字通》鵁鶄,似鳧。脚高,觜丹,頂有紅毛如冠。

鵁鸕。《爾雅·釋鳥》鴢頭鵁。《郭註》似鳧。江東謂之魚鵁。《釋文》許交切,音骹。《郉疏》一名頭鵁。《司馬相如·上林賦》鴜鵁鸕。《註》魚鵁也。

《山海經》蔓聯山有鳥,羣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鵁。

《集韻》虛交切,音虓。義同。

【鶄】

鶄【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盈切,音精。鳥名。說文,鵁鶄也。陸佃云:長目精交,故名鵁鶄。一名交目。一名鵁鸕。詳鵁字註。

《廣韻》《集韻》倉經切,音靑。《廣韻》鶄鶴鳥。出南海。《韓愈·城南聯句》浮迹侶鷗鶄。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鸳】

鴛【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眢。《說文》鴛鴦也。《玉篇》匹鳥。雄曰鴛,雌曰鴦。《崔豹·古今註》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謂匹鳥。《埤雅》鵲好外反,鴛好內思。《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正字通》鴛鴦紅頭,翅尾黑,頭有白長毛,質杏黃色具文采。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義同。

【鸯】

鴦【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央。鴛鴦,匹鳥也。《荆楚記》鴦名節木鳥。

紫鴛鴦,鸂別名。

黃鶯,一名黃鴦。

瓦名。《蘇軾詩》瓦弄寒蟾鴦臥月。

人名。梁鴦。見《列子》。文鴦。見《晉書》。

《廣韻》烏郞切《集韻》於郞切,音佒。義同。互詳鴛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