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颜紫芝山固深

出自:明代·李梦阳《戏作放歌寄别吴子》

拼音:[shāng][yán][zǐ][zhī][shān][gù][shēn]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惟昔少年时,弹剑轻远游。
出门览四海,狂顾无九州。
献策天子赐颜色,锡宴出入黄金楼。
扬鞭过市万马辟,半醉唾骂文成侯。
结交尽是扶风豪,片言便脱千金裘。
弯弓西射白龙堆,归来洗刀青海头。
昆崙河碛不入眼,拂袂乃作东南游。
江海汹涌浸日月,岛屿蹙沓混吴越。
匡庐小琐拳可碎,鄱阳触怒踢欲裂。
泽中龙怪能人言,喷涛吹浪昏涨天。
大鹏举翼四海窄,笑尔弋人何慕焉。
东吴子,君非淟涊闇穆取位之丈夫,余亦岂卑卑与世而浮沉。
恂复共斗非庸劣,廉蔺终投万古钦。
攀鳞扫氛代不乏,我岂复恋头上簪。
鹿门黄犊稳足驾,商颜紫芝山固深,有飞倘附秋空音。

查看原文

注释

【紫芝】1.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 2.比喻贤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商】

商【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觴。《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廣韻》度也。《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商猶量也。《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玉篇》五音,金音也。《禮·月令》其音商。《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說文》行賈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廣韻》本作。俗作啇,非。

《集韻》刻也。《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國名。《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戰國策》高商之戰。

州名。《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與謫通。《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註》謫與商同。

《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書·費誓》我商賚汝。《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颜】

顔【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紫】

紫【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說文》帛靑赤色。《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郉昺疏》紫,北方閒色。《又》惡紫之奪朱也。《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水名。《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

【芝】

芝【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正韻》旨而切,音之。《說文》神草也。《本草》有靑赤黃白黑紫六色。《註》芝爲瑞草,服之神仙。《王充·論衡》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應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白虎通》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禮·內則》芝栭蔆椇。

《揚雄·甘泉賦》于是乗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註》華芝,華蓋也。《六書略》隷作㞢,象芝出地。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固】

固【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唐韻》堅也。《論語》學則不固。《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廣韻》再辭也。《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禮·投壺》敢固以請。《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執一不通也。《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鄙陋也。《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註》固,陋也。

本然之詞。《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又》固所願也。

已然之詞。《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常然之詞。《孟子》若固有之。

固守也。《論語》君子固窮。

姓。《說苑》有固乗。

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國陽夏縣。

與錮通。《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註》謂久疾不瘥也。

【深】

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