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鸧鼓翅号其侪

出自:明代·李梦阳《相逢行赠刘按察元瑞》

拼音:[bǎo][cāng][gǔ][chì][hào,háo][qí,jī][chái]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一别六年不相见,风尘歘觏刘郎面。
西关官亭车马都,使君骢马朱雀符。
有虔秉钺映交衢,把臂道故情郁纡。
仰视高天白日徂,忆昔同殿含香趋,万事反覆难具铺。
秋风飒飒响枯树,蛟龙立斗黄河怒。
舟子无忧旬浃阻,大夫且试登高赋。
城南柳径梁王苑,庙门书院松林晚。
此时与子临高台,边侯绮席金尊开。
芒砀微云气出没,但见悲风万里从东来。
寒空孤雁叫且哀,鸨鸧鼓翅号其侪
飞沙激雾相徘徊,愿宾与主酩酊归。
不见昔时杜甫与高李三子者,气压百代今尘埃。

查看原文

注释

【鼓翅】1.亦作"鼓?"。 2.犹振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鸨】

鴇【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相次也。《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易林曰:文山鴻豹。

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廣韻》亦作䳈䳰。

馬名。與駂同。烏驄也。《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傳》驪馬雜毛曰鴇。古字通用。

【鸧】

鶬【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岡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剛切,音倉。水鳥也。《爾雅·釋鳥》鶬,麋鴰。《郭註》今呼鶬鴰。《疏》鶬,一名麋鴰。《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正義曰》鶬似鴈而黑。《韓詩外傳》鶬胎生也。《正字通》鶬大如鶴,靑蒼色,亦有灰色者,長頸高脚,頂無丹,兩頰紅。關西呼鴰鹿,山東呼鶬鴰,南人呼爲鶬雞,江人呼爲麥雞。

鶬鶊,鳥名。本作倉。《詩·豳風》有鳴倉庚。

奇鶬。《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

《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詩·商頌》八鸞鶬鶬。《鄭箋》聲和也。

《詩·周頌》鞗革有鶬。《毛詩》言有法度也。《鄭箋》金飾貌。

【鼓】

鼓【亥集下】【鼓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翅】

翅【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翄,亦書作翅。

《正韻》式至切,音試。同啻。《孟子》奚翅食重。《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正韻》申之切,音詩。不翅猶言不止是。

【号】

号【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集韻》本作号,又作唬。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作號,作。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侪】

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等輩也。《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註》儕猶輩類。《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

《成二年》文王猶用衆,况吾儕乎。《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叶相稽切,音齊。《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叶仕之切,音時。《韓愈·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