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填乌鹊岸

出自:明代·何景明《高桥》

拼音:[yǔ][tián,zhèn][wū][què][àn]

平仄:仄平平仄仄

飞梁何袅袅,袅袅飞涧中。
窈窕入青霭,蜿蜒垂白虹。
俯壑聆迅湍,攀崖挹回风。
阑干既重复,结构亦玲珑。
穿石凿坤艮,架阁凭虚空。
羽填乌鹊岸,力坼鼋鼍宫。
设险固天造,扶神岂人工。
圣代文轨一,绝域宾主同。
梯航无外至,筐篚倏然通。
怀哉绝栈智,逝矣当关雄。
钦诫慕在德,其亡守无穷。

查看原文

注释

【乌鹊】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3.乌鸦和喜鹊。 4.指乌鸦,乌鸟。
【鹊岸】古地名。在今安徽铜陵西南鹊头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羽】

羽【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說文》鳥長毛也。《廣韻》鳥翅也。《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羽,鳥羽。《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註》羽,鴈也。

《地官·司徒》宜羽物。《註》翟雉之屬。《禮·月令》其蟲羽。《註》象物从風鼓葉,飛鳥之屬。

五聲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禮·月令》其音羽。《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舞者所執也。《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傳》羽,翳也,舞者所執。《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山名。《書·舜典》殛鯀於羽山。《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禹貢》蒙羽其藝。《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官名。《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姓。《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義同。

《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填】

塡【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田。《說文》塞也。从穴,眞聲。亦从土。《博物志》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爲鳥,曰精衞。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塡東海。《白氏六帖》鳥銜木而塡海。

順也。《班固·東都賦》塡流泉而爲沼。

鼓聲。《孟子》塡然鼓之。《楚辭·九歌》雷塡塡兮雨冥冥。

人名。大塡,黃帝師。見《前漢·古今人物表》。

知鄰切,音珍。義同。一曰定也。

《集韻》《韻會》。久也。《詩·大雅》孔塡不寧。《又》倉兄塡兮。

徒偃切,音顫。塡塡,厚重貌。《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

徒典切,音飻。盡也,病也。《詩·小雅》哀我塡寡。

陟刃切。同鎭,定也。《前漢·高帝紀》塡國家,吾不如蕭何。《五行志》塡星曰中央季夏土。

堂練切,音電。《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註》塡池,讀爲奠徹。

同寘。《前漢·貢禹傳》武帝時,又多取好女以塡後宮。

同正。《淮南子·兵略訓》不擊塡塡之旗。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鹊】

鵲【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下,其鳴唶唶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鵲。陸佃曰:傳枝受卵不墮地,故曰乾鵲。《莊子·天運篇》烏鵲孺。《註》傳枝而孚生也。因傳枝而名鳷鵲。《詩·鄘風》鵲之疆疆。《禮·月令》季冬鵲始巢。《淮南子·修務訓》如鵲之駁。《正字通》鵲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鳥居之。涉秋首無毛若髠,能制蝟。鵲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鳴木上蝟伏不能興。

練鵲,白毛如練帶,俗呼拖白練。山鵲曰鷽。

喜鵲,小說謂之神女。藏經謂之芻尼。芻尼,梵語鵲也。

地名。《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註》廬江舒縣鵲尾渚。

山名。《後漢·臧宮傳》宮與岑彭等破荆門,別至垂鵲山,通道出秭歸。

鵲山,在濟南。見《山海經》以扁鵲名。

觀名。漢西京有鳷鵲觀。

人名。扁鵲,古良醫。

犬名。宋鵲,宋良犬。一作猎。

鵲玉。《天玄主物簿》鵲啄槐實,結玉於腦,謂之鵲玉。一作䧿。

【岸】

岸【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

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

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