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腾六翮

出自:元代·耶律楚材《为子铸作诗三十韵》

拼音:[áo][xiáng][téng][liù,lù][hé]

平仄:平平平仄平

皇祖辽太祖,奕世功德积。
弯弓三百钧,天威威万国。
一旦义旗举,中原如捲席。
东鄙收句丽,西南穷九译。
古器获轩鼎,神宝得和璧。
南陬称子孙,皇业几三百。
赫赫东丹王,让位如夷伯。
藏书万卷堂,丹青成画癖。
四世皆太师,名德超今昔。
我祖建四节,功勋冠黄閤。
先考文献公,弱冠已卓立。
学业饱典坟,创作乙未历。
入仕三十年,庙堂为柱石。
重义而疏财,后世遗清白。
我受先人体,兢兢常业业。
十三学诗书,二十应制策。
禅理穷毕竟,方年二十七。
万里渡流沙,十霜泊西域。
自愧无才术,忝位人臣极。
未能扶颠危,虚名徒伴食。
汝方志学年,寸阴真可惜。
孜孜进仁义,不可为无益。
经史宜勉旃,慎毋耽博弈。
深思识言行,每戒迷声色。
德业时乾乾,自强当不息。
幼岁侍皇储,且作春宫客。
一旦冲青天,翱翔腾六翮
儒术勿疏废,祖道宜薰炙。
汝父不足学,汝祖真宜式。
酌酒寿汝年,五福自天锡。

查看原文

注释

【翱翔】鸟回旋飞翔。上下振翅为翱,展翅不动为翔:翱翔蓬蒿之间。
【六翮】1.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 2.指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翱】

翺【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遨。《說文》翺,翔也。《釋名》翺,敖也,言敖遊也。《詩·齊風》齊子翺翔。《傳》猶彷徉也。

《玉篇》布翅飛也。互詳翔字註。《干祿字書》俗作。

【翔】

翔【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說文》回飛也。《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註》布翅翱翔。《易·豐卦》天際翔也。《詩·鄭風》河上乎翱翔。

《禮·曲禮》室中不翔。《註》行而張拱曰翔。

《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註》莊敬貌。

《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註》翔,回顧也。《集韻》通作鴹。

【腾】

騰【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姓。

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俗作驣。

【六】

六【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翮】

翮【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下革切,音覈。《說文》羽莖也。《爾雅·釋器》羽本謂之翮。《註》鳥羽根也。《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註》翮,羽本。

《正韻》郞狄切,音歷。與䰛同。《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註》索隱曰:翮與䰛同。音歷。三翮六翼,亦謂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卽六耳。

《韻補》叶曷各切。《陸云·贈鄭曼季詩》有鳳于潛,在林棲翮。非子之祚,孰與好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