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之瞑眩疾易瘳

出自:元代·许衡《读东门行》

拼音:[yào][zhī][míng][xuàn][jí][yì][chōu]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贵德德乃显,尚力力为优。
二者各有时,天运非人谋。
举世皆好义,贫贱固可羞。
天下方事强,声誉将何求。
人生会此意,出处皆无忧。
但恐利欲驱,由非所当由。
足蹑虎狼尾,手撩虺蛇头。
一触祸患机,相寻遽难休。
新闻李侯子,快意复父雠。
雄名与英概,一日倾九州。
美事固可羡,犹当究源流。
掘地得深泽,积土为高丘。
造端起不平,是果谁之尤?君子慎谋始,责躬重以周。
弱德较强力,明知势难侔。
驰马走峻坂,中间岂容收。
颠越既莫救,岂得乘桴浮。
君不见群雀满树急喧啾,隋侯有珠不肯投。
一鸦死时一珠碎,得轻失重非良筹。
友之直谅仁可辅,药之瞑眩疾易瘳
不知当日谁与乃父为交游?

查看原文

注释

【瞑眩】1.指用药后而产生的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 2.泛指头晕目眩。
【眩疾】头目晕眩之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药】

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以灼切《韻會》弋約切,音躍。《說文》治病草。《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甞百草,始有醫藥。《急就篇註》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爲藥。

《本草》芍藥。詳芍字註。

療也。《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莊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藥瘍也。

姓。《通志·氏族略》藥氏,望出河内,後漢南陽太守藥崧,晉有牙門藥冲。

《韻會》式灼切,音鑠。灼藥,熱貌。《丘遲·思賢賦》心灼藥如傷。

旅灼切,音略。《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註》勺藥,五味之和。藥音略。《西溪叢語》言勺藥者,乃以魚肉等物爲醢食也。《韓退之·郾城聯句詩》五鼎調勺藥。

,難祈却老藥。上藥旅酌切,下藥以灼切,二藥不同音。

《唐韻古音》醫藥之藥去聲,音効。

《字彙補》與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園亭中藥闌,闌卽藥,藥卽闌,猶言圍援,非花藥之闌。《漢書·宣帝紀》:池藥未幸者,假與貧民。凡《漢書》闌入宮禁,闌字多从艸,則藥闌字義尤分明也。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瞑】

瞑【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溟。《說文》翕目也。《廣韻》合目瞑瞑也。《後漢·馬援傳》甘心瞑目。《皇極經世》在水者不瞑,在風者瞑。《註》魚在水,其目盡夜不瞑也。

《集韻》目不明也。《晉書·山濤傳》臣耳目聾瞑,不能自勵。

《呂覽》瞑者,目無由接也。《汲冢周書》師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註》無目故稱瞑。

《春秋·繁露》民者,瞑也。瞑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

瞑瞑視,不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瞑瞑然。《淮南子·覽冥訓》其視瞑瞑。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莫迥切,溟上聲。

《集韻》《韻會》同。

《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與眠通。《玉篇》寐也。《莊子·德充符》據槁梧而瞑。

弓名。《唐書·南蠻傳》永昌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兩向而下植,取以爲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菜名。《本草綱目》瞑菜,一名睡菜,南海人食之思睡,故名。

盱瞑,與芊眠同。《張衡·南都賦》攢立叢駢,靑麗盰瞑,杳藹蓊鬱于谷底,森䔿䔿而刺天。李善讀,詳盰眠二字註。

《廣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瞑眩劇也。

憒亂也。《書·說命》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詳眠字註。

《集韻》謨耕切,音萌。與同。

叶武巾切,音旻。《楚辭·招魂》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歸來歸來。往恐危身些。《註》瞑,臥也。《正字通》古無眠字,瞑卽眠。今通用眠,正譌从瞑廢眠,泥。

【眩】

眩【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黃絢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衒。《說文》目無常主也。《博雅》惑也。亂也。《中庸》敬大臣則不眩。《前漢·元帝紀》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師古註》眩,亂視也。

眠眩,亂也。瞑眩,劇也。詳眠瞑二字註。

眩疾,風疾也。《後漢·姜肱傳》言感眩疾,不欲出風。

眩雷,地名。在烏孫北。見《漢書》。

《韻會》或作與眩同,謂幽深難知。

與眴通。詳眴字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衒平聲。義同。

《釋名》懸也。目視動亂,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靈樞經·衞氣篇》上虛則眩。

《揚子·方言》䀼眩,懣也。朝鮮冽水之閒,顚眴謂之䀼眩。《註》眩音懸。

《集韻》胡辦切《韻會》《正韻》胡慣切。馬諸術是也。

《集韻》扃縣切,音罥。行且賣也。與衒同。

【疾】

疾【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注》疾,惡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于事敏速强壯也。

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猶暴虐也。

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

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與嫉通。《書·君》爾無忿疾于頑。

《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韻補》叶才詣切,音劑。《易·無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易】

易【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說易也。

《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瘳】

瘳【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音抽。《說文》疾病瘉也。《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瘳。《傳》瘳,愈也。《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註》瘳,差也。

損也。《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註》瘳,損也。

《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