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桑柘鹁鸪春

出自:金朝·赵秉文《过咸阳二首 其二》

拼音:[qiān][cūn][sāng][zhè][bó][gū][chū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上林池籞锁芳尘,直抵南山不属人。
世上千年陵谷变,千村桑柘鹁鸪春

查看原文

注释

【村桑】见"村沙"。
【桑柘】1.桑木与柘木。 2.指农桑之事。
【鹁鸪】又称“鹁鸠”。泛称“斑鸠”。天要下雨时,常在树上叫,故俗称“水鹁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村】

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桑】

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

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

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台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複姓。桑丘、庚桑。,籀文桑。

【柘】

柘【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說文》桑屬。《蠶書》柘葉飼蠶爲絲,中琴瑟絃,淸響勝凡絲。

《周禮·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

《禮·投壷》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本草》其本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服。

《崔豹·古今註》桑實曰葚,柘實曰佳。

奴柘。《本草·陳藏器曰》似柘,節有刺,冬不彫。

《南方草木狀》諸柘,一曰甘蔗。《宋玉·招䰟》胹龞炮羔,有柘漿些。

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淮陽郡。

山名。《山海經》松山之北有柘山。

姓。《統譜》春秋柘稽,漢柘溫舒。

《唐韻古音》之怒切。《詩·大雅》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鹁】

鵓【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鳥,今之鵓鴣也。《六書故》斑鳩差小者,頸有白點斑,聲若布穀。

謂勃姑,又謂步姑。李時珍曰:鴿性易合,故名。鵓者,其聲也。

【鸪】

鴣【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攻乎切,音孤。《說文》鷓鴣,小類班鳩。《埤雅》臆前有白圓點文,多對啼,常向日飛,畏霜露,蚤晚稀出,有時夜飛,則以木葉自覆其背。志常南向,不思北徂,雖東西回翅,開翅之始,必先南翥,故一名懷南。江左名爲逐影。其鳴自呼云:鉤輈格磔,行不得也,哥哥。《林通詩》林木叫鉤輈。《註》鷓鴣自呼也。互詳鷓字註。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