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更求其纯

出自:金朝·段成己《赠呼延长原》

拼音:[rěn][gēng,gèng][qiú][qí,jī][chún]

平仄:仄平平平平

我来负犊颠,投迹汾水滨。
乱馀寡俦侣,所遇皆所亲。
□行未易完,忍更求其纯
矫矫呼延生,栋宇接近邻。
虽云符诅师,颇异寻常人。
疾苦在力救,贵贱情一均。
功成不责报,第恐伤吾仁。
旷怀寓杯酒,不计醨与醇。
一酌万事毕,肝胆平轮囷。
酒酣奋长袖,满坐生阳春。
人皆笑汝狂,我独爱汝真。
参苓吾所须,收为药笼珍。
吾闻先天术,原委有本因。
后人罕知学,莫复窥其津。
华陀起东汉,扁鹊名西秦。
二君本儒者,卒以医自神。
愿生继高躅,勉勉勿因循。

查看原文

字义

【忍】

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姓。

《廣韻》《集韻》《韻會》與韌靭忍同。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求】

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纯】

純【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淳。《說文》絲也。《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何晏註》純,絲也。絲易成,故從儉。《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易·乾卦》純粹,精也。《疏》純粹,不雜。

《書·酒誥》嗣爾股肱純。《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詩·大雅》純嘏爾常矣。《箋》純,大也。

《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箋》純,亦不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註》純,猶皆也。

《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註》純,謂中外皆善。

《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註》純,猶篤也。

《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註》純,精好也。

《淮南子·地形訓》里閒九純,純丈五尺。《註》純,量名。

《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音準。《書·顧命》篾席黼純。《註》白黑雜繒緣之。《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註》純衣,緣衣也。

《旣夕》緇純。《註》飾衣曰純。《禮·曲禮》冠衣不純素。《註》純,緣也。

《集韻》規倫切,音鈞。

朱閏切,音稕。義同。

《集韻》徒溫切,音屯。《詩·召南》白茅純束。《傳》純束,猶包之也。《箋》純讀曰屯。《戰國策》錦繡千純。《註》純音屯,束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註》純留,縣名。《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集韻》杜本切,音盾。義同。

《集韻》從緣切,音全。《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註》猶全也。《禮·投壷》二算一純。《疏》二算合爲一全。

《集韻》莊持切。緇或作純。《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註》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禮·祭統》以共純服。《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集韻》朱倫切,音諄。諄或作純。

《集韻》船倫切,音脣。門名。《春秋傳》有純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