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谁肯躬胼胝

出自:宋代·周紫芝《感韩碑用李义山韵》

拼音:[gōng][chén][shuí][kěn][gōng][pián][zhī]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长蛇封豕矜雄姿,弄兵三世窥皇羲。
自从胡骑入中土,侥倖岁月宽诛夷。
锦缠红帕五十载,肯输赤豹兼黄罴。
宪皇神算本天授,指顾不劳戈一挥。
元和上相拜元帅,黄金铸印手自持。
三军踏雪砍墉入,夜摩贼垒朝搴旗。
侍中西平老将种,属鞬拜舞行相随。
绯衣小儿却健武,未怕贼首如虎貔。
功垂竹帛不可掩,名在万古谁能訾。
行军司马号大手,苍珉承诏镵瑰词。
平生直笔有公议,从人乞米知羞为。
狗功须赖发纵者,尽勒殊勋归鼎司。
宫中小女强解事,敛祍雪涕垂丰颐。
絺章绘句随断裂,厖恩下沛惊淋漓。
空馀大雅配吉甫,春秋庙享存歌诗。
当时左右无谏者,应惭鸣佩趋龙墀。
襄阳太守独何事,殷勤自刻平吴碑。
将军更勒燕然石,蛮风瘴雨侵蟠螭。
张功耀武示万世,二子无乃为已私。
晋公纯德古未有,彊藩悍将亲平治。
群奸闻风胆为落,自奋老拳擒宛脾。
都人尚想白羽扇,野蔓已理黄绢词。
唐家晚岁事如此,谁令举世跻纯熙。
君不见郑公之死肉未冷,停婚碎石恩还追。
文皇英明犹复尔,功臣谁肯躬胼胝
玉溪慷慨书万本,要识元老为邦基。

查看原文

注释

【功臣】有功劳的臣子,泛指对某项事业有显著功劳的人:航天事业的~。
【谁肯】哪里会。
【胼胝】也作“fe66fe67”。俗称“老茧”。手掌或脚底因长期摩擦而生的厚皮: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功】

功【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公。《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廣韻》功績也。《書·禹謨》九功惟敘。

自以爲功曰功之。《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功,毛詩作公。《詩·小雅》以奏膚公。《註》功也。

《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廣韻》漢複姓。《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叶居銀切,音巾。《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臣】

臣【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肯】

肯【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韻》或作肎肻。

【躬】

躬【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音弓。《說文》躳或从弓,身也。《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

《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疏》躬,猶身也。《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詩·邶風》我躬不閱。

《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註》以人形爲瑑飾。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叶俱王切。《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

【胼】

胼【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蒲眠切,音蹁。胼胝,皮堅。《玉篇》皮厚也。手足胼胝。《集韻》或作跰。通作骿。

【胝】

胝【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竹尼切《集韻》《韻會》張尼切,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任昉·百辟勸進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

《集韻》稱脂切,音。鳥胃。一曰胵,五藏總名。《博雅》百葉謂之膍胵。本作胵。或从氐。

丁計切,音帝。牲體之本也。

《正韻》旨而切,音支。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