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髀满泪丸澜

出自:宋代·陆游《七十一翁吟》

拼音:[jiāng,jiàng][jūn][bì][mǎn][lèi][wán][lá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十一翁心事阑,坐叨祠禄养衰残。
樽中无酒但清坐,架上有书犹纵观。
吏部齿摇心怅望,将军髀满泪丸澜
客来共饭增羞涩,小摘山蔬不掩盘。

查看原文

注释

【将军】1.将 5.。 2.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将军(jiāng-) : 1.武官名。春秋时称统领军队之卿为将军。战国始正式定为武官名。汉时多冠以称号,如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隋唐时均置于大将军下,掌禁兵。唐至明,用以称武散官。清时有四类,一为宗室爵号,二为驻防各地之八旗最高长官,三为临时出征之统帅,四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2.军衔称号。详“将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将】

將【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

《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

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

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

《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

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

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

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

《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

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

《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

《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

《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

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

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

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

《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

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

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

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

《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

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军】

軍【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髀】

髀【亥集上】【骨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也。在下稱也。《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

《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廣韻》傍禮切,音陛。與䯗同。或作䏶。

【满】

滿【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姓,晉滿奮。

《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丸】

丸【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俗字。

【澜】

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蘭。大波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註》瀾,言渙瀾也。《釋名》瀾,連也。言波體轉流,相連及也。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音爛。義同。

瀾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簫賦》㴖恅瀾漫。

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米汁也。《周禮·地官·稾人註》潘瀾戔餘,不可褻也。《禮·內則註》爛,力旦反。或作灡。

《韻補》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