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功名塞天破

出自:宋代·周紫芝《吴兴道中过落石祠庙貌甚严榜云唐李英公庙》

拼音:[zǎo][suì][gōng][míng][sāi,sài,sè][tiān][pò]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天厌孤隋失群丑,鹿走中原死谁手。
爬搔痒疥不足平,虬髯少年十八九。
经营四海多腹发,英公扶持真臂肘。
从来断国要老成,公独含糊无可否。
留得宫中老孽妻,几覆昭陵一杯酒。
蚤岁功名塞天破,九庙丘墟只回首。
狐埋未几狐掘之,天上浮云倏苍狗。
更凭顽石作灵祠,颇似当年柳州柳。
不如梁公摩虎须,为言百岁不祔姑。
提师十万复谁可,兴邦一言还要渠。
人间万事本难料,老将未须轻腐儒。

查看原文

注释

【蚤岁】早年。指年少之时。蚤﹐通"早"。
【岁功】1.一年的时序。 2.一年农事的收获。
【功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革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蚤】

蚤【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音早。《玉篇》嚙人跳蟲也。《續博物志》土乾則生蚤。《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蚤者,莫不糜之齒牙,爲害身也。

與早通。《越語》蚤晏無失,必順天道。《孟子》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正韻》與爪通。《禮·曲禮》不蚤鬋。《註》蚤讀爲爪。《疏》謂除手足爪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蚤當爲爪,謂幅入牙中者也。本作。省作蚤,或作䖣、䗢。

【岁】

歲【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功】

功【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公。《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廣韻》功績也。《書·禹謨》九功惟敘。

自以爲功曰功之。《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功,毛詩作公。《詩·小雅》以奏膚公。《註》功也。

《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廣韻》漢複姓。《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叶居銀切,音巾。《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名】

名【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註》名謂尊職貢之名號。

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註》功也。

《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爾雅·釋訓》目上爲名。《註》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註》免星有七名。

《張耳傳》亾命遊外黃。《註》脫名逃籍也。

《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叶彌延切,音綿。《道藏歌》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叶莫陽切,音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叶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塞】

塞【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音㥶。塡也,隔也。《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充也,滿也。《書·舜典》溫恭允塞。《詩·鄘風》秉心塞淵。

國之阨險曰塞。《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伊蒲塞,卽優婆塞。《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先代切,音賽。邊界也。《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九塞。《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博塞,戲具也。《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姓。

與賽同。《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本作。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破】

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