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封钻巨室

出自:宋代·周紫芝《正月二十七日种木瓜五株》

拼音:[jiān][fēng][zuān,zuàn][jù][sh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
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
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
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
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
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
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
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
一酌呼吾人,甘酸渍崖蜜。
人生鲜知味,相饷不可失。

查看原文

注释

【缄封】1.封闭;封口。 2.指书信。
【巨室】1.巨大的宫室: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2.世家大族: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也指富家:王氏亦金陵巨室,开采帛铺于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缄】

緘【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封】

封【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崶。《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前漢·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大也。《詩·商頌》封建厥福。《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聚土曰封。《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富厚也。《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凡專利自私曰封。《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國名。《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姓。黃帝時有封鉅。

賁氏改封氏。

穿封,複姓。

土精。《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封豕,大豕名。

去聲。《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

【钻】

鉆【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敕淹切《集韻》丑廉切,音覘。《說文》鐵銸也。

《說文》一曰膏車鐵鉆。

《廣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廣韻》持鐵者。《集韻》以鐵有所刼束也。《字彙補》同鉗。《倉頡篇》鉆,持也。《正字通》凡器兩頭交合,用鐵片錮之,或轉角處,鐵片兩頭拘定之,皆曰鉆。

與鍼通。《周禮·夏官·射鳥氏註》鍼箭。《釋文》鍼,其炎反。或作鉆。

寵傳》絕鉆鑽諸慘酷之科。

《廣韻》《韻會》託協切,音帖。《廣韻》鉆箸物也。

《集韻》知林切,音碪。鬼谷子有飛鉆揣摩篇。《正字通》言察是非,飛而鉗持之。

《集韻》知廉切,音霑。

渠金切,音琴。義同。

《正韻》同銛。《揚子·法言》筆不鉆而獨加諸砥。○按法言本作銛,音簽。譌作鉆。正韻譌引。

【巨】

巨【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渠上聲。《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玉篇》大也。《孟子》爲巨室。

巨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註》巨萬,今萬萬。

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室】

室【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

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壙穴。《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姓。《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集韻》居也。《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叶書藥切,音爍。《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