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夹毂弓刀陈

出自:宋代·赵彦端《观送迎有感》

拼音:[qiān][qí][jiā,jiá,gā][gǔ][gōng][dāo][ché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来车去马何纷纶,城西三日吹沙尘。
道旁鹤立乱青紫,千骑夹毂弓刀陈
共誇官军势雄盛,腰下黄金大邦印。
旧人桃李已成蹊,新尹号令风云驰。
迎新争勤送争远,相劝行行畏天晚。
西风折柳翠不禁,落日转旗红半掩。
别筵泪粉犹沾衣,旌旗画戟重光辉。
堂前昨夜语离燕,朝来贺厦成欢飞。
江南陌上多芳草,长短亭边贵人老。
君不见田间有客徒步归,年比使君白发少。

查看原文

注释

【千骑】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2.唐武官名。
【夹毂】见"夹毂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骑】

騎【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䆁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姓。《戰國策》燕將騎劫。

【夹】

夾【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正韻》古狎切《韻會》訖洽切,音甲。左右持也。《書·多方》爾曷不夾介乂我周王。《左傳·僖二十六年》夾輔成王。

近也。《書·梓材》懷爲夾。《註》懷遠爲近也。

兼也。《呂温狄仁傑頌》潛授五龍,夾日以飛。

梵夾。《通鑑》唐懿宗於禁中設講,自唱經,手錄梵夾。

鉗夾,巧言膠固也。《柳宗元·乞巧文》膠如鉗夾。

《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音頰。傍也,把也。夾弓,見《周禮·夏官註》。往體多,來體寡曰夾。

劒夾。《陶弘景·刀劒錄》商孔甲採牛首山鐵,鑄一劒,銘曰夾。

《集韻》檄頰切,音協。《說文》俜也。

姓。《前漢·藝文志》有夾氏春秋。

同狹。《後漢·東夷傳》東沃沮,其地東西夾,南北長。《六書正譌》从二人,从之下,會夾意。

【毂】

轂【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古祿切,音谷。《說文》輻所湊也。《六書故》輪之正中爲轂,空其中,軸所貫也,輻湊其外。《釋名》轂,埆也。體堅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以利轉也。

《韻會》暢轂,長轂也。《詩·秦風》文茵暢轂。《註》兵車之轂比大車爲長,故曰暢轂。

笠轂。《左傳·宣四年》射汰輈以貫笠轂。《註》兵車無蓋,尊者則邊人執笠依轂而立,謂之笠轂。

《正韻》薦舉人,謂之推轂。《史記·鄭當時傳》其推轂士,常以爲賢于己。

【弓】

弓【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刀】

刀【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到平聲。《說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與刃也。《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錢名。《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前漢·食貨志》利於刀。《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朱註》小船曰刀。《正韻》小船形如刀。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