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卧周岁

出自:宋代·张舜民《行次晚洲》

拼音:[jiāng][hú][wò][zhōu][su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臈月遭霖雨,孤舟舣暮滩。
数声归雁断,半岭野梅残。
无复论偕老,何时展急难。
江湖卧周岁,此夕最难安。

查看原文

注释

【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走~ㄧ闯~ㄧ流落~。
【周岁】1.一年。 2.指年龄满一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湖】

湖【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卧】

臥【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

《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

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周】

周【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

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

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

《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

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

《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廣韻》備也。《前漢·路溫舒傳》鍛錬而周內之。《註》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廣韻》周帀也。《前漢·劉向傳》周回五里有餘。《韻會》俗作週,非。

鳥名。《爾雅·釋鳥》巂周。《疏》今謂之子規。

《韓非子·說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于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不周,山名,在崑崙。《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風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氣未合化也。

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姓。《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

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爲周氏。

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與賙通。《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叶市朱切,音殊。《季歷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宮榭徘徊,臺閣旣除。

【岁】

歲【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