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并修涧

出自:宋代·张耒《西山寒溪》

拼音:[shān][xī][bìng,bīng][xiū][jiàn]

平仄:平平平平仄

兹行颇閒暇,聊此山水间。
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
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
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
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
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
释子具粗粝,虽贫有馀欢。
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
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
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
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
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
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
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
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
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
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
念我亦閒人,屏居闭柴关。
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
之官亦漫浪,遇胜却盘桓。
平生据顽钝,信命傲忧患。
言归徒旅疲,就荫休征鞍。
却视来时舟,一叶系荒湾。

查看原文

注释

【山溪】1.亦作"山溪"。 2.山川;山河。 3.山中溪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溪】

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

水註川曰谿。《廣韻》或作磎。

【并】

並【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竝,隷作並。

【修】

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

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

【涧】

磵【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古晏切,音諫。水磵也。《正字通》與澗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