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致民物蕃

出自:清代·林则徐《答陈恭甫前辈》

拼音:[xùn][zhì][mín][wù][fán]

平仄:仄仄平仄平

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
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
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
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
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
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
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
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
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
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
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
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
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
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
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
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
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
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
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
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

查看原文

注释

【驯致】1.亦作"驯至"。 2.逐渐达到;逐渐招致。
【民物】1.泛指人民﹑万物。 2.民众的财物。 3.犹民情﹑风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驯】

馴【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說文》馬順也。《玉篇》從也,善也。《莊子·馬蹄篇註》與物無害,故物馴也。《陸德明·音義》馴,以遵反,或音純。

凡以漸而至曰馴。《易·坤卦》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擾也,從也。《史記·五帝紀》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集韻》殊倫切,音純。

兪倫切,音勻。義同。

《集韻》《韻會》吁運切,音訓。《史記·漢文本紀》列侯亦無由敎馴其民。《正義》馴,古訓字。

【致】

致【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民】

民【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彌鄰切,音泯。《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司民,星名。《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註》司民,軒轅角也。《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官名。《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民曹,漢官名。《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民部,今戸部也。《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見《山海經》。

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姓,見《姓苑》。

叶鄰知切,音離。《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叶彌延切,音眠。《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

【物】

物【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蕃】

蕃【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附袁切,音煩。《說文》草茂也。《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書·洪範》庶草蕃廡。《傳》蕃,滋也。

《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註》蕃,息也。

草名。《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鳥名。《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云卽鴞。

方煩切,音樊。義同。

與藩通。《詩·大雅》四國于蕃。

《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韻補》方愔切,音汾。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集韻》蒲麋切,音皮。地名。《前漢·地理志》魯國蕃。《註》邾國也。

《後漢·黨錮傳》蕃嚮。《註》蕃,姓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