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但拜孟东野

出自:清代·查慎行《汉瞻自洞庭先归诗以志别即次见赠原韵》

拼音:[féng][rén][dàn][bài][mèng][dōng][yě]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兼旬索句添穷忙,草根唧唧虫鸣霜。
尚惭皮陆作唱和,敢与李杜争光芒。
君诗尽纳三万派,山骨??波洋洋。
登坛欲来执牛耳,取径故险回羊肠。
林深雾黯蓄幽气,虹见雨霁开晴光。
吟从舌端作倔强,写向纸面生低昂。
稍嫌工迟似司马,容我笑傲林泉帝。
忆初弭棹同卧起,明朝联臂登高冈。
穿松踏石困俯仰,攀跻中道多徊徨。
奇峰忽拔二千尺,快剑磨出莲花铓。
耸身侧足狂叫绝,生平奇境得未尝。
三湘七泽旧虽到,却溯洲渚搴孤芳。
黄金荒台感燕士,画栋高阁悲滕王。
十年浪走痴已极,游踪脱略失故乡。
星埃大笑一回首,摄衣才谒三高堂。
所嗟筋力就疲惫,渐遣兴趣成颓唐。
眼前又当摇落候,蒹葭露白秋苍苍。
不知此中有何乐,对尔意气还飞扬。
男儿生涯志未豁,善刀合学疱丁藏。
百觚醉汲邻叟瓮,一枕倦寄高僧房。
得道在先成佛后,兹理反覆天应偿。
逢人但拜孟东野,去我独惜张文昌。
扶筇缥缈有夙约,肯计盎底无余粮。
风波冲冒总为此,子今束书我亦将。
行当长谣答黄竹,不尔妙曲赓红桑。
郁郁谁能耐离索,空楼夜雨思连床。
年来万事经眼见,穷达竟分姜与汤。
旧游如梦那可说,祇有末路堪评量。
名山业岂异人事,慎勿屑屑耽词章。

查看原文

注释

【东野】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逢】

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

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

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

姓。齊逢丑父。

《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註》逢讀若㷭,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叶符方切,音房。《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但】

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

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

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䩥馬。

《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

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說文》但,裼也。《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

【拜】

拜【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不再拜也。八,褒拜,謂答拜也。九,肅拜,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如今婦人拜也。

膜拜,舉兩手伏地而拜也。《天子傳》膜拜而受。

《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註》謂磬折,頭與腰平。

朝廷授官曰拜。《史記·淮隂侯傳》至拜大將,乃信也。《後漢·左雄傳》拜除如流,缺動百數。

屈也。《詩·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詩詁》攀下其枝,如人之拜也。

草名。《爾雅·釋草》拜蔏藋。《註》疑卽商陸。本作。

【孟】

孟【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更切,音夢。《說文》長也。《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孟。《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書傳》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

女子之兄亦曰孟。

《玉篇》始也,四時之首月曰孟月。《前漢·李尋傳》寅孟之月。

《廣韻》勉也。《班固·幽通賦》盍孟晉以迨羣,辰倏忽其不再。《註》孟晉,勉進也。

大也。《管子·任法篇》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州名,漢河內郡,卽古孟津,唐置孟州。

《書·禹貢》被孟豬。《爾雅》作孟諸。《周禮》作望諸。《鄭註》澤藪曰望諸,卽孟豬也。

姓,魯仲孫氏爲三桓之孟,故曰孟。

《集韻》母朗切,音莽。無趣舍之謂。

莫浪切,去聲。不精要貌。《莊子·齊物論》孟浪之言。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