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枯狐兔肥

出自:宋代·陆游《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

拼音:[dòu][kū][hú][tù][féi]

平仄:仄平平仄平

曩自白帝城,一马独入蜀,昼行多水湄,夜宿必山麓。
时闻木客啸,常忧射工毒,蜿蜓蛇两头,踸踔夔一足;岂惟耳目骇,直恐性命促。
稍历葭萌西,遂出剑阁北,奴僵不敢诉,马病犹尽力,我亦困人客,一日带屡束。
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豆枯狐兔肥,霜早柿栗熟,酒酸压查梨,妓野立土木。
主别意益勤,我去疲已极,行行求旅店,借问久乃得。
溪声答歌长,灯焰照影独,村深寒更甚,薪尽烧箦竹。
须臾风雨至,终夕苦漏屋。
於时厌道途,自誓弃微禄。
犹几三十年,始谢祝史职。
君恩念笃老,内阁使寓直。
亦思秋豪报,力惫蓺黍稷。
却寻少时书,开卷有惭色。

查看原文

注释

【狐兔】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豆】

豆【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竇。《說文》古食肉器也。《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書·武成》執豆籩。《詩·小雅》爲豆孔庶。《公羊傳·桓四年》諸侯曷爲必田狩。一曰乾豆。《註》豆,祭器,狀如鐙。《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註》楬,無異物之飾也。獻音娑,疏刻之也。

《禮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鄕飮酒義》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爲豆,實三而成觳,崇尺。《註》崇,高也。豆實四升。《史記·樂書》簠簋俎豆,禮之器也。

《揚子·方言》爲豆籠。《註》盛桮器籠也。《集韻》或作梪、䇺。

《韻略》穀也。《博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註》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爲九穀。《禮·投壷》壷中實小豆焉,爲其矢之躍而出也。《干寶·晉書》駑馬戀棧豆。

《博雅》天豆,雲實也。

巴豆、海紅豆,皆藥名,出巴蜀。

相思子一名紅豆。

土芋一名土豆。皆菽豆別一種也。俗作荳,非。

《說苑·辨物篇》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銖,二十四銖爲一兩。

官名。《南齊書·魏虜傳》北魏置九豆和官。

地名。《北史·周文帝紀》文帝伐魏,至盤豆,拔之。

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白豆州。

姓。漢光武時,關內侯豆如意,後魏長廣王豆代田。

複姓。北周豆盧寧,本姓慕容氏,歸魏,賜姓豆盧氏。

三字姓。北魏次南有紇豆陵氏。

《正韻》當口切,音斗。《玉篇》量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食一豆肉,飮一豆酒。《註》豆,當爲斗。毛居正曰:豆,古斗字。如《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之類,當音斗。後人誤讀爲俎豆之豆。斗斛之斗又作㪷,蓋譌倂耳。

《字彙補》思留切,讀作羞。《周禮·天官·腊人》凡祭祀共豆脯。《註》脯非豆實,豆當爲羞,聲之誤也。《釋文》豆,音羞。

《韻補》叶動五切,音杜。《柳宗元·牛賦》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豆叶保,保音補。

叶田故切,讀作渡。《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兄弟旣具,和樂且孺。《音學五書》豆叶孺。

山名。《後漢·郡國志》唐縣有都山。一名豆山。今關中人讀豆爲渡。《說文》豎、侸、裋皆以豆得聲。樹字从壴,亦以豆得聲。

【枯】

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狐】

狐【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妖獸也,鬼所乗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埤雅》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从孤省。

曰:狼狐搏物,皆以虛擊孤,狐从孤省。

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詞也。《易·解卦》田獲三狐。

《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詩·邶風》狐裘蒙戎。

《北風》莫赤匪狐。《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勃壤用狐。《山海經》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爾雅·釋獸》貔,白狐。《註》一名執移,虎豹之屬。《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

鵂鶹一名訓狐。因其聲以名之。見《唐書·五行志》。韓愈有射訓狐詩。

地名。《左傳·僖二十三年》濟河圍令狐。《晉語》使令狐文子佐之。《註》令狐,邑名。

《史記·趙世家》秦伐我,至陽狐。

《孝文帝紀》軍飛狐。《註》如淳曰:在代郡。蘇林曰:在上黨。

姓。《廣韻》晉有狐氏,代爲卿大夫。《晉語》狐氏出自唐叔。

令狐,複姓。

【兔】

兔【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吐去聲。《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禮·曲禮》兔曰明視。《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

《正韻》亦作菟。《前漢·賈誼傳》搏畜菟。《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肥】

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腓。《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博雅》肥,盛也。

《廣韻》肥腯。《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田有肥瘠。《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馬亦稱肥。《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饒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饒裕也。

幡名。《吳語》建肥胡。《註》肥胡,幡名。

鳥名。《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蛇名。《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皆毒蟲也。

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水名。《詩·衞風》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合肥。《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國名。《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註》肥,白狄也。

姓。《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註》薄也。

水名。肥者,通作淝。《詩·衞風》我思肥泉。《釋文》肥,或作淝。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