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矫腾蛟鲸

出自:宋代·陆游《海气》

拼音:[yāo][jiǎo,jiáo][téng][jiāo][jī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浴罢来水浒,适有渔舟横。
浩然纵棹去,漫漫菰蒲声。
海祲乃尔奇,万象空际生;骖驔牧龙马,夭矫腾蛟鲸,或如搴大旗,或如执长兵。
我欲记其变,忽已天宇清。
成坏须臾间,使我叹且惊。
世事正如此,何者非强名。

查看原文

注释

【夭矫】1.亦作"夭蟜"。 2.屈伸貌。 3.纵恣貌。 4.木枝屈曲貌。
【蛟鲸】蛟龙与鲸鱼。亦泛指巨大的水中动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夭】

夭【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於嬌切《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妖。色愉貌。《論語》夭夭如也。

草盛貌。《書·禹貢》厥草惟夭。

少好貌。《詩·周南》桃之夭夭。

災也。《詩·小雅》天天是椓。

閎夭,人名。文王四友之一,武十亂之一。

栢夭,馬名,見《列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皓切,音襖。未壯也。《禮·月令》孟春毋殺胎夭。《王制》不殺胎,不殀夭。《註》未生者曰胎,方生者曰夭。

《廣韻》《集韻》《韻會》於兆切《正韻》伊鳥切。。《說文》屈也。《徐曰》夭矯其頭頸也。一曰短折也。《博雅》不盡天年謂之夭。

《集韻》烏酷切,音沃。《山海經》軒轅國有諸夭之野。

苦緺切,音歪。《白樂天詩》錢塘蘇小小,人道最夭斜。《自註》夭音歪,收入九佳。

叶於糾切,音黝。《韓愈·韋夫人墓銘》歸逢其良,夫夫婦婦。獨不與年,而卒以夭。婦音阜。《歐陽修·蔡君山墓銘》退之有言,死孰爲夭。子墓予銘,其傳不朽。別作芺叐关。

【矫】

矯【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說文》揉箭箝也。《搏雅》直也。《禮·部韻略》揉曲爲矯。《易·說卦》坎爲矯輮。《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註》正曲使直也。《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註》矯,正也。《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玉篇》詐也,擅也。《類篇》妄也。《字彙》託也。通作撟。《書·呂》奪攘矯虔。《前漢·高帝詔》作撟虔。《註》稱詐爲矯,强取爲虔。《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爾雅·釋訓》矯矯,勇也。《博雅》武也。《詩·魯頌》矯矯虎臣。《周頌》作蹻蹻。《註》武貌。

强也。《禮·中庸》强哉矯。《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註》强貌。

《類篇》舉也。《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博雅》飛也。《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揚子·方言》作䎗。

姓。《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矯,一作蟜。

《韻會》嬌廟切,驕去聲。與撟同。

詐也。

强亢貌。

高舉貌。本《毛氏韻增》。

《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矢躍出也。《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矯矯,高舉貌。《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師古曰》合韻音驕。

《字彙補》其嬌切,音橋。亦姓也。《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註》矯,音橋。師古云:矯疵,字子庸。與撟蹻蟜通。《正韻》作同橋,非。

【腾】

騰【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姓。

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俗作驣。

【蛟】

蛟【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龍之屬也,池魚三千六百,蛟來爲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卽去。《埤雅》蛟,其狀似蛇而四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圍,卵生,眉交,故謂之蛟。《山海經》蛟大者十數圍,卵如一二石甕,能吞人。《述異記》虎魚老者爲蛟。《酉陽雜俎》魚二千斤爲蛟。《禮·月令》季夏,命漁師伐蛟。《前漢·武帝紀》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

蛟羊。《述異記》蛟羊似羊而無角。

【鲸】

鯨【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本作䲔,海大魚也。《玉篇》魚之王。《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詳鯢字註。《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

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

《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

《集韻》渠良切,音彊。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