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湮灾害

出自:唐代·元结《二风诗十篇 治风诗五篇 其三 至劳》

拼音:[hóng][yān,yīn][zāi][hài]

平仄:平平平仄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
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于戏劳王,勤亦何极。
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
谁能颂之,我请颂夫。
于戏劳王,俭亦何深。
戒尔万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圯。
谁能颂之,我请颂矣。
于戏劳王,功亦何大。
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查看原文

注释

【灾害】1.亦作"灾害"。 2.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洪】

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音紅。《說文》洚水也。《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大也。《書·大誥》洪惟我幼冲人。

水名,在東郡。《水經》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澤名。《廣輿記》洪澤,在淮安府山陽縣界。

《揚子·方言》石阻河流爲洪。《田藝蘅煑泉小品》澤感而山不應,則怒而爲洪。《漫叟詩話》灘石湍激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

射洪,縣名。《廣輿記》潼川州有射洪縣。

州名。《韻會》漢豫章郡,隋置洪州。

井名,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水經注》洪井飛流,懸注無底。

山名。《廣輿記》在福寧州城南。

《輟耕錄》脈以浮而有力爲洪。

姓。《廣韻》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

通作鴻。《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集韻》古巷切,音絳。水名。義同洚水之洚。

【湮】

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伊眞切,音因。《爾雅·釋詁》湮,落也。《說文》湮,沒也。通作洇。

水名。《水經注》水出狂水東北湮谷。

《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音烟。塞也。《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

《集韻》一結切,音噎。

壹計切,音翳。義同。

伊甸切,音宴。沒水中也。

【灾】

灾【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說文》同災。(災)〔古文〕音哉。《說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廩災。

《玉篇》害也。《書·舜典》眚災肆赦。《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作菑。《詩·大雅》無菑無害。亦作甾。《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叶子之切。《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叶將侯切。《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說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災。(災)

【害】

害【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孩去聲。《說文》傷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聲。《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韻》利,害之對。

殘也,禍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妨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要害。《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忌也。《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註》害猶言患之也。

《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集韻》《類篇》何割切,音曷。何也。《爾雅·釋言》盍也。《註》盍,何不也。或作害,與曷盍通。《詩·周南》害澣害否。《註》害,何也。《書·大誥》王害不違卜。《註》害作曷。

叶古詣切,音係。《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

《賈誼·旱雲賦》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淺爲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聲,俗从丰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