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如砥

出自:南北朝·谢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拼音:[zhōu][dào][rú][dǐ]

平仄:平仄平仄

神理内寂,机象外融。
遗情汾水,垂冕鸿宫。
树以司牧,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谁契玄功。
往晦必明,来硕资蹇。
于皇克圣,时乘御辩。
宝历载晖,瑶光重践。
昭昭旧物,熙熙迁善。
当宁日昃,求衣未明。
抵璧焚翠,销剑隳城。
九畴式序,三辟载清。
虞箴罔阙,矇奏传声。
丽景则春,仪方在震。
重圣积厚,金式琼润。
天爵必谐,王臣咸荩。
譬诸华霍,惟邦之镇。
正朔葱瀚,冠冕卬越。
争长明堂,相超魏阙。
龟蒙南荐,环裘西发。
巢阁易窥,驯庭难䎉。
上巳惟昔,于彼禊流。
祓秽河浒,张乐春畴。
既停龙驾,亦泛凫舟。
灵宫备矣,无待兹游。
初莺命晓,朝霞开夜。
饰陛道源,回伊流灞。
极望天渊,曲阻亭榭。
闲馆岩敞,长廊水架。
金觞摇荡,玉俎推移。
筵浮水豹,席扰云螭。
寥亮琴瑟,嗷咷埙篪。
欢兹广燕,穆穆天仪。
周道如砥,康衢载直。
徒愧玄黄,负恩无力。
华轓徒驾,长缨未饰。
相彼失晨,宁忘鼓翼。

查看原文

注释

【周道】1.大路。 2.周代治国之道。 3.普遍的道理。 4.遍于道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周】

周【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

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

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

《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

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

《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廣韻》備也。《前漢·路溫舒傳》鍛錬而周內之。《註》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廣韻》周帀也。《前漢·劉向傳》周回五里有餘。《韻會》俗作週,非。

鳥名。《爾雅·釋鳥》巂周。《疏》今謂之子規。

《韓非子·說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于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不周,山名,在崑崙。《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風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氣未合化也。

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姓。《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

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爲周氏。

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與賙通。《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叶市朱切,音殊。《季歷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宮榭徘徊,臺閣旣除。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砥】

砥【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磨石也。《書·禹貢》荆州礪砥砮丹。《註》砥細於礪。《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平也,均也。《詩·小雅》周道如砥。

借言節操。《禮·儒行》砥礪廉隅。

砥砨,玉石。《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說文》本作厎。或作底。《書·禹貢》厎柱析城。《註》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集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