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值清冬缅

出自:南北朝·谢朓《游山诗》

拼音:[fù][zhí][qīng][dōng][miǎn]

平仄:仄平平平仄

托养因支离,乘间遂疲蹇。
语默良未寻,得丧云谁辩。
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
凌厓必千仞,寻溪将万转。
坚崿既崚嶒,回流复宛澶。
杳杳云窦深,渊渊石溜浅。
傍眺郁篻簩,还望森楠楩。
荒隩被葴莎,崩壁带苔藓。
鼯狖叫层嵁,鸥凫戏沙衍。
触赏聊自观,即趣咸己展。
经目惜所遇,前路欣方践。
无言蕙草歇,留垣芳可搴。
尚子时未归,邴生悲自免。
永志昔所钦,胜迹今能选。
寄言赏心客,得性良为善。

查看原文

字义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值】

値【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直吏切,音治。《說文》措也。

遇也。

持也。《詩·風》値其鷺羽。《註》値,値也。以鷺羽爲翳,舞者所執,以指麾也。

與直通。《史記·甯成傳》無直甯成怒。

物價曰値。或作直。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冬】

冬【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也。《鶡冠子·環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姓。《韻會》前燕有司馬冬壽。

【缅】

緬【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湎。《正韻》美辨切,音免。《說文》微絲也。

《集韻》亡善切。《穀梁傳·莊三年》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註》緬,藐遠也。《楚語》緬然引領南望。《賈逵註》緬,思貌也。

《玉篇》輕也。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