旟旐何习习

出自:魏晋·陆机《庶人挽歌辞》

拼音:[yú][zhào][hé,hē,hè][xí][xí]

平仄:平仄平平平

死生各异方,昭非神色袭。
贵贱礼有差,外相盛已集。
魂衣何盈盈,旟旐何习习
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
灵轜动轇轕,龙首矫崔嵬。
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
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回。
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
念彼平生时,延宾陟此帏。
宾阶有邻迹,我降无登辉。

查看原文

注释

【旟旐】泛指旌旗。
【习习】1.形容微风吹拂:凉风习习。 2.形容鸟飞来飞去: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3.拟声词:溪流潺潺雨习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旟】

旟【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兪。《說文》錯革,畫鳥其上,所以進士衆。旟旟,衆也。《爾雅·釋天》錯革鳥曰旟。《註》此謂合剝鳥皮毛,置之竿頭。卽禮記云:載鴻及鳴鳶。《疏》錯,置也。革,急也。畫急疾之鳥於縿也。《釋名》鳥隼爲旟。旟,譽也。軍吏所建,急疾趨事,則有稱譽也。《詩·鄘風》孑孑干旟。《周禮·春官·司常》鳥隼爲旟。《又》州里建旟。《註》鳥隼,象其勇健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鳥旟七斿,以象鶉火。《註》畫朱雀及隼於斿縿之上也。《疏》縿旗之正幅,斿則末垂者。

《詩·小雅》匪伊卷之,髮則有旟。《傳》旟,揚也。

【旐】

旐【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治小切《集韻》《韻會》直紹切,音肇。《說文》龜蛇四游,以象營室,游游而長。《釋名》龜蛇爲旐。旐,兆也。龜知氣兆之吉凶,建之於後,察度事宜之形兆也。《詩·小雅》設此旐矣。《周禮·春官·司常》龜蛇爲旐。《又》縣鄙建旐。《註》龜蛇,象其扞難避害也。

《爾雅·釋天》緇廣充幅長尋曰旐。《註》帛全幅,長八尺者也。《禮·檀弓》綢練設旐夏也。《註》旌之旒緇布廣充幅長尋曰旐。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习】

習【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

《易·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

《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

《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

《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

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習,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