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龙子幡

出自:两汉·两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拼音:[sì][jiǎo,jué][lóng][zǐ][fān]

平仄:仄平平仄平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
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二年。
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之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
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
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
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
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馀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馀日。
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
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
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丁宁。
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
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
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
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
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女子先有誓。
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疋。
交用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
晻晻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
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
贺卿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
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
庵庵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查看原文

注释

【四角】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3.东汉时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
【角龙】古代神话传说中五百年的神龙。
【龙子】1.传说中龙王之子。 2.旧时称帝王的后代。 3.骏马名。 4.见"龙子幡"。 5.蜥蜴的别名。 6.古贤人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角】

角【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

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

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

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傳》端牛角爲弓,世謂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顓,謂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祿,字林、正韻譌作甪,非。

額角。《逸雅》角者,生於額角也。《後漢·光武紀》隆準日角。《註》謂庭中骨起,狀如日。《論語·撰考讖》顏回有角額,似月。

隅也。《易·晉卦》晉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漢·郞顗傳》顗父宗善風角星算。《註》角,隅也。四隅之風以占吉凶。

《唐書·裴坦傳》含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北面拜,㕔閣長立褥東北隅,謂之壓角。

男、女未冠、笄曰總角。《詩·衞風》總角之宴。《朱傳》結髮爲飾也。《禮·內則》剪髮爲鬌,男角女羈。《註》夾囟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

校也。《禮·月令》仲春,角斗甬。《註》較其同異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試。

《廣韻》競也。《戰國策》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前漢·谷永傳》角無用之虛文。

《增韻》通作确。《前漢·李廣傳》數與鹵确。《註》謂競勝負也。

《韻會》角抵,戲名。六國時所造,使兩兩相當,角力相抵觸。《史記·李斯傳》作觳抵。《前漢·武帝紀》作角抵。

《張騫傳》作角氐。角與觳通。

掎角,駐兵以制敵也。《正韻》紲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魏志·少帝紀》吳屯逼永安,遣荆、豫諸軍,掎角赴救。《韻會》亦作捔。

東方之音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漢·律歷志》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爾雅·釋樂》角謂之經。《韻會》通作龣。《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註》龣卽角字。

大角,軍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帝命吹角爲龍鳴禦之。《唐書·百官志》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鼓角樓始此。

星名。《韻會》東方七宿之首,蒼龍之角十二度。《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之長。

《博雅》大角謂之棟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羊角,旋風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酒器。《禮·禮器》者舉角。《疏》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

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呂覽·八月紀》正鈞石,齊升角。

木角,㪺水斗名。《禮·喪大記》虞人出木角。

角人,官名。《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履名。《釋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揚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閒,大麄謂之䩕角。《註》今漆履有齒者。

艸名。《博雅》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果名。《淸異錄》新羅國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綱目》芰實,一名沙角。

鳥名。《本草綱目》鷹,一名角鷹。《李時珍曰》頂有毛角,故名。

小魚名鹿角。《歐陽修·達頭魚詩》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地名。《韓愈·祭張員外文》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註》地在洞庭湖。

城名。《左傳·襄二十六年》襲衞羊角,取之。《註》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是。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角陵縣,屬南新陽左郡。

姓。《後漢·馮異傳》角閎據汧駱。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祿。《類篇》獸不童也。

《廣韻》漢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祿。詩召南: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史記刺客傳:天雨粟,馬生角。前漢東方朔傳: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揚子太經:嘖以牙者童其角,㩣以翼者兩其足。崔駰《杖頌》:用以爲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俱叶音祿。李因篤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觝觸。唐人亦作祿,音用。

李濟翁資暇錄云: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多以覺音呼,誤也。至於讀角爲覺,而角里之音祿者,輒攺作甪,則益謬矣。

東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兩點下用音鹿,一點一撇不成字,未詳。唐韻角音祿,又音覺,其實字無二形。說文角訓象獸角形,亦無刀用兩點之說。偓佺臆說,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韻會、正韻分角甪爲二,誤。

《字彙補》古祿切,音谷。《韓愈·贈張籍詩》角角雄雉鳴。《方崧卿云》角音谷。

《音學五書》叶良拒切,音慮。《尉繚子·兵談篇》兵如總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集韻》通作捔。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幡】

幡【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幡,書兒拭觚布也。《徐鉉曰》觚,八棱木,於上學書已,以布拭之。今俗呼幡布,內則所謂帉帨是也。

《集韻》一曰幟也。《崔豹古今注》信幡,古之幑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爲符信,故謂爲信幡也。《前漢·鮑宣傳》宣坐大不敬下獄,博士弟子王咸舉幡太學下,曰:欲救鮑司隷者會此下。

三幡。《孫綽·遊天台賦》泯色空以合跡,忽卽有而得。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註》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觀三也。言三幡雖殊,消令爲一,同歸于無也。郤敬輿與謝慶緒書論三幡義,曰:近論三幡諸人,猶多欲旣觀色空,別更觀識,同在一有而重假二觀。於理爲長。然敬輿之意,以色空及觀爲三幡,識空及觀亦爲三幡。

與翻通。《詩·小雅》幡幡瓠葉。《傳》幡幡,瓠葉貌。《孟子》旣而幡然改。《註》幡,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垂條扶疎,落英幡纚。《註》師古曰:幡纚,飛揚貌。

《詩·小雅》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傳》幡幡,失威儀貌。

《集韻》符袁切,音煩。義同。

相关诗句
戒之慎勿忘 多谢后世人 寡妇起彷徨 行人驻足听 夜夜达五更 仰头相向鸣 自名为鸳鸯 中有双飞鸟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左右种梧桐 东西植松柏 合葬华山傍 两家求合葬 自挂东南枝 徘徊庭树下 心知长别离 府吏闻此事 举身赴清池 揽裙脱丝履 魂去尸长留 我命绝今日 寂寂人定初 庵庵黄昏后 新妇入青庐 其日牛马嘶 渐见愁煎迫 转头向户里 作计乃尔立 长叹空房中 府吏再拜还 便复在旦夕 阿母为汝求 窈窕艳城郭 东家有贤女 贵贱情何薄 慎勿为妇死 仕宦于台阁 汝是大家子 零泪应声落 阿母得闻之 四体康且直 命如南山石 勿复怨鬼神 故作不良计 令母在后单 儿今日冥冥 严霜结庭兰 寒风摧树木 今日大风寒 上堂拜阿母 府吏还家去 千万不复全 念与世间辞 恨恨那可论 生人作死别 各各还家门 执手分道去 勿违今日言 黄泉下相见 君尔妾亦然 同是被逼迫 何意出此言 新妇谓府吏 吾独向黄泉 卿当日胜贵 便作旦夕间 蒲苇一时韧 可以卒千年 磐石方且厚 贺卿得高迁 府吏谓新妇 君还何所望 以我应他人 逼迫兼弟兄 我有亲父母 又非君所详 果不如先愿 人事不可量 自君别我后 嗟叹使心伤 举手拍马鞍 知是故人来 怅然遥相望 蹑履相逢迎 新妇识马声 摧藏马悲哀 未至二三里 因求假暂归 府吏闻此变 愁思出门啼 晻晻日欲暝 晚成单罗衫 朝成绣夹裙 右手执绫罗 左手持刀尺 出置前窗下 移我琉璃榻 泪落便如泻 手巾掩口啼 阿女默无声 莫令事不举 何不作衣裳 明日来迎汝 适得府君书 阿母谓阿女 郁郁登郡门 从人四五百 交用市鲑珍 杂彩三百疋 皆用青丝穿 赍钱三百万 流苏金缕鞍 踯躅青骢马 金车玉作轮 婀娜随风转 四角龙子幡 青雀白鹄舫 络绎如浮云 交语速装束 卿可去成婚 今已二十七 良吉三十日 六合正相应 便利此月内 视历复开书 心中大欢喜 府君得闻之 言谈大有缘 下官奉使命 还部白府君 诺诺复尔尔 媒人下床去 便可作婚姻 登即相许和 后会永无缘 虽与府吏要 那得自任专 处分适兄意 中道还兄门 谢家事夫婿 理实如兄言 兰芝仰头答 其往欲何云 不嫁义郎体 足以荣汝身 否泰如天地 后嫁得郎君 先嫁得府吏 作计何不量 举言谓阿妹 怅然心中烦 阿兄得闻之 老姥岂敢言 女子先有誓 阿母谢媒人 故遣来贵门 既欲结大义 有此令郎君 直说太守家 主簿通语言 遣丞为媒人 娇逸未有婚 云有第五郎 承籍有宦官 说有兰家女 寻遣丞请还 媒人去数日 不得便相许 幸可广问讯 岂合令郎君 不堪吏人妇 始适还家门 贫贱有此女 阿母白媒人 徐徐更谓之 自可断来信 恐此事非奇 今日违情义 结誓不别离 府吏见丁宁 兰芝初还时 阿女含泪答 汝可去应之 阿母谓阿女 便言多令才 年始十八九 窈窕世无双 云有第三郎 县令遣媒来 还家十馀日 阿母大悲摧 儿实无罪过 兰芝惭阿母 不迎而自归 汝今何罪过 谓言无誓违 十七遣汝嫁 十六知礼仪 十五弹箜篌 十四能裁衣 十三教汝织 不图子自归 阿母大拊掌 进退无颜仪 入门上家堂 二情同依依 举手长劳劳 逆以煎我怀 恐不任我意 性行暴如雷 我有亲父兄 磐石无转移 蒲苇韧如丝 妾当作蒲苇 君当作磐石 不久望君来 君既若见录 感君区区怀 新妇谓府吏 誓天不相负 不久当还归 吾今且赴府 且暂还家去 誓不相隔卿 低头共耳语 下马入车中 俱会大道口 隐隐何甸甸 新妇车在后 府吏马在前 涕落百馀行 出门登车去 嬉戏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 好自相扶将 勤心养公姥 小姑如我长 今日被驱遣 小姑始扶床 新妇初来时 泪落连珠子 却与小姑别 念母劳家里 今日还家去 不堪母驱使 受母钱帛多 兼愧贵家子 本自无教训 生小出野里 昔作女儿时 阿母怒不止 上堂拜阿母 精妙世无双 纤纤作细步 口如含朱丹 指如削葱根 耳著明月珰 腰若流纨素 头上玳瑁光 足下蹑丝履 事事四五通 著我绣夹裙 新妇起严妆 鸡鸣外欲曙 久久莫相忘 时时为安慰 于今无会因 留待作遗施 不足迎后人 人贱物亦鄙 种种在其中 物物各自异 绿碧青丝绳 箱帘六七十 四角垂香囊 红罗复斗帐 葳蕤自生光 妾有绣腰襦 何言复来还 仍更被驱遣 供养卒大恩 谓言无罪过 伶俜萦苦辛 昼夜勤作息 进止敢自专 奉事循公姥 谢家来贵门 往昔初阳岁 勿复重纷纭 新妇谓府吏 慎勿违吾语 以此下心意 还必相迎取 不久当归还 吾今且报府 卿但暂还家 逼迫有阿母 我自不驱卿 哽咽不能语 举言谓新妇 再拜还入户 府吏默无声 会不相从许 吾已失恩义 何敢助妇语 小子无所畏 槌床便大怒 阿母得闻之 终老不复取 今若遣此妇 伏惟启阿母 府吏长跪告 遣之慎莫留 便可速遣之 阿母为汝求 可怜体无比 自名秦罗敷 东家有贤女 汝岂得自由 吾意久怀忿 举动自专由 此妇无礼节 何乃太区区 阿母谓府吏 何意致不厚 女行无偏斜 始尔未为久 共事三二年 黄泉共为友 结发同枕席 幸复得此妇 儿已薄禄相 堂上启阿母 府吏得闻之 及时相遣归 便可白公姥 徒留无所施 妾不堪驱使 君家妇难为 非为织作迟 大人故嫌迟 三日断五疋 夜夜不得息 鸡鸣入机织 相见常日稀 贱妾留空房 守节情不移 君既为府吏 心中常苦悲 十七为君妇 十六诵诗书 十五弹箜篌 十四学裁衣 十三能织素 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