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行禘尝

出自:南北朝·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七 雍雅》

拼音:[lǐ][háng,xíng][dì][cháng]

平仄:仄平仄平

穆穆天子,时惟圣敬。
济济群公,恭为德柄。
为撤有典,膳夫是命。
礼行禘尝,义光朝聘。
神飨其德,民洽其庆。

查看原文

字义

【礼】

礼【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姓。《左傳》衞大夫禮孔。《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禘】

禘【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王者大祭名。《禮·大傳》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按:禘祫之說,千古聚訟。鄭康成據《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謂祫大禘小。王肅張融孔晁輩,謂祫小禘大,確分禘祫爲兩祭。通考《禮》經,禘祫實一事,而禘卽時祭中之一也,夫祫从示从合,是凡合祭皆爲祫。禘从示从帝,蓋帝祭之稱,其制始帝舜,夏、商、周、因之,其義取審諦昭穆,上追祖所自出,下及毀廟未毀廟之主,天子四時之祭,春礿、夏禘、秋嘗、冬烝,《祭統》《王制》每舉之,而要莫大於禘,故《春秋》獨書大事,《公羊》亦以禘之祫爲特大而著之曰大祫也。先儒以《春秋》《公羊》於此俱不言禘,遂謂別有祫祭,獨杜預以《左傳》無祫祭之文,因以禘釋大事。孔穎達疏曰:祫卽禘也,取其序昭穆,謂之禘,取其合羣祖,謂之祫,誠不易之解矣。趙匡又泥以祖配之之文,謂不及羣祖,夫始祖下皆曰祖,以祖配之,獨不包諸祖乎。且《爾雅》釋祭云禘,大祭也。若止禘祖所自出,非大合昭穆,得爲大祭乎。元儒黃楚望曰:始祖率有廟無廟之主,以共享於所自出,所以使子孫皆得見其祖,又以世次久遠,見始祖之功德爲尤盛也,斯深得制禘之旨矣。

【尝】

嘗【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

《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