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藤茶更苦

出自:宋代·李纲《南渡次琼管江山风物与海北不殊民居皆在槟榔木间黎人出市交易蛮衣椎髻语音兜离不可晓也因询万安相去犹五百里僻陋尤甚黄茅中草屋二百馀家资生之具一切无有道由生黎峒山往往剽劫行者必自文昌县泛海得便风三日可达艰难至此不胜慨然赋诗二首纪土风志怀抱也 其二》

拼音:[lóu][téng][chá][gēng,gèng][kǔ]

平仄:平平平平仄

四郡环黎母,穷愁最万安。
峒氓能悯寇,泷吏岂欺韩。
草屋丛篁里,孤城瘴海端。
民居才百数,道里尚艰难。
径陆忧生蜑,乘桴畏怒澜。
飓风能破胆,疠气必摧肝。
去死垂垂近,资生物物殚。
舶来方得米,牢罄或无餐。
树芋充嘉馔,螷蠃荐浅盘。
蒌藤茶更苦,淡水酒仍酸。
黎户花缦服,儒生椰子冠。
槟榔资一醉,吉贝不知寒。
何必从詹尹,无因咏考槃。
失图嗟罪大,得此荷恩宽。
顾影同三友,谈空不二观。
中州杳何在,犹共月团栾。

查看原文

注释

【蒌藤】即扶留。缘藤而生。结实如桑椹,味辛。叶可制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蒌】

蔞【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落侯切《類篇》《韻會》郎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玉篇》蒿屬。《爾雅·釋草》購,蔏蔞。《詩·周南》言刈其蔞。《疏》葉似艾,正月根芽生,莖正白,生食之脃美。《楚辭·大招》吳酸蒿蔞,不沾薄只。《註》言爚蔞蒿以爲齏也。

《賈子·新書》古者胎敎之道,七月而就蔞室。

地名。《後漢·王常傳》收散車入蔞谿。

《唐韻古音》力朱切,音慺。義同。

《廣韻》力主切,音縷。草可烹魚。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等爲萭蔞,以運輪上,輪中萭蔞,則不匡刺也。

《集韻》力九切,音柳。喪車飾也。《禮·檀弓》設蔞翣。《註》棺之牆飾。

【藤】

藤【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州名。《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茶】

茶【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