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飘零曷日还

出自:宋代·李纲《奉酬胡俊明博士见寄》

拼音:[zì][tàn][piāo][líng][hé][rì][huán,há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载笔螭坳侍九天,谪来山泽作臞仙。
鸣冈敢并喈喈凤,感气聊同嘒嘒蝉。
引义每惭爰叔直,著鞭常恐祖生先。
庭闱一去三千里,自叹飘零曷日还

查看原文

注释

【飘零】1.慢慢地落下;轻轻地飘下来:雪花飘零|秋叶飘零。 2.比喻到处漂泊:四方飘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叹】

叹【備考·丑集】【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龍龕》音以。

《川韻》作又字。(嘆)〔古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飘】

飄【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

【零】

零【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郞丁切,音靈。《說文》餘雨也。从雨令聲。

《玉篇》徐雨也。

《廣韻》落也。《詩·鄘風》靈雨旣零。《傳》零,落也。

《字彙》畸零,凡數之零餘也。

《後漢·高句驪傳》好祠鬼神,社稷零星。《註》風俗通曰:辰之神爲零星。

水名。《前漢·匈奴傳》零吾水上。

《前漢·司馬相如傳》通零關道。《註》徐廣曰:越嶲有零關縣。

《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零陽,零陵郡零陵。

《韻會》丁零,亦地名。通作靈令。

姓。《正字通》明成化舉人零混。

與苓通。《莊子·徐無鬼》豕零也。《註》進學解所謂豨苓也。

《廣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廣韻》先零,西羌也。《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註》零,音憐。

《廣韻》《集韻》。

【曷】

曷【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褐。《說文》何也。《易·損卦》曷之用。《註》曷,辭也。曷之用,言何用豐爲也。《五經文字》作曷者譌。

《爾雅·釋詁》曷,止也。

《玉篇》逐也,盍也。

《集韻》許葛切,音。相恐怯也。

阿葛切,音遏。逮也。

丘葛切,音喝。與䳚同。

與蝎同。《史記·蔡澤傳》先生曷鼻巨肩。《註》索隱曰:曷鼻,謂鼻如蝎蟲也。曷字从匂,不从匃作。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