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使污青史

出自:宋代·陆游《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拼音:[wù][shǐ][wū][qīng][sh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成童入乡校,所愿为善士;富贵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轻名义重,固守当以死。
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

查看原文

注释

【青史】古代在青竹片上记事,因称记载史迹的书为“青史”: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更有清名播青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勿】

勿【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

《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

《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

《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

《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

《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禮·曲禮》䘏勿驅塵。

【使】

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污】

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汚《唐韻》屋孤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烏。與洿同。《說文》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詩·小雅》田卒汙萊。《傳》下則汙,高則萊。《正義》汙者,池停水之名。禮記曰汙其宮而瀦焉是也。《左傳·隱三年》潢汙行潦之水。《疏》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汙。

行濁亦曰汙。《賈誼·新書道術篇》放理潔靜謂之行,反行爲汙。《書·胤征》舊染汙俗。

降也,殺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註》有隆有殺,進退如禮。

勞事亦曰汙。《左傳·昭元年》處不辟汙。《正義》言事之勞身,若穢之汙物。

汙邪,下地田也。《史記·滑稽傳》甌窶滿溝,汙邪滿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惡去聲。《說文》歲也。

染也。一曰去垢汙曰汙。《詩·周南》薄汙我私。《傳》汙,煩也。《箋》煩撋之用功深也。《字略》煩撋猶捼莎也。亦音烏。

《唐韻》《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水名。在鄴西南。《後漢·郡國志》鄴有汙水,有汙城。《註》史記,項羽擊秦軍汙水上。

曲也。《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盡而不汙。《杜註》言盡其事實,無所汙曲。

《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窊。鑿地也。《禮·禮運》汙尊而抔飮。《註》汙尊,鑿地爲尊。

《韻補》叶烏戈切,音窩。《楊方·合歡詩》爾根深且固,我根淺且汙。移植良無期,歎息將如何。

叶文甫切,音武。《杜甫·雷詩》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汙。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史】

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㕜《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御史,長史,刺史,漢官名。

太史,九河之一。《爾雅·釋水》太史。《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叶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